年初读了一本书,是黄启团的《只因目中无人》,看完后推荐给几位朋友,他们不仅说好,而且各自又都买了一本。
平日里,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对事不对人”,我们将之奉为圭臬,以此显示自己公正无私,不偏不倚。比如孩子犯了一个错误,我们便对孩子大加指责,孩子说:爸爸(妈妈)你不爱我。我们可能会这样回应:就事说事,甭说那没用的!又比如领导对下属一顿狂批,完了再来一个打一巴掌揉三揉:“不要有负担啊,我这是对事不对人。”
可黄启团老师在这本书中说:我们总说对事不对人,可事情是人做的,那么一个大活人,你看不见,那人是什么感受。这就好比,我们大老远看见一熟人,早早地就开始打招呼,可人家压根就没理我们,从我们身边一掠而过,这时我们是啥感受?如果事后那人再回我们一句:抱歉啊,那天没事找你,所以就没和你打招呼,别介意啊,我这人就是对事不对人。估计我们听完,郁闷得够呛!
做生涯规划也是如此,我们规划的不是职业,也不是学业,而是人的发展。前面聊过一部电影,叫《刺客聂隐娘》,我把这部电影推荐给了我的一位来访者。昨天,她给了我反馈,说电影看完了。然后我就问她有什么感受,她告诉我说影片中聂隐娘选择了尊重自己的原则。我跟她讲:这只是其一;其二呢,你需要理解和接纳为什么别人不理解你,不懂你,因为,别人对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与你不同。我的这位来访者有一件童年的伤痛记忆至今难忘,而且目前仍影响着她的人际关系处理,可这件事在外人看来却是小事一件。经过分析探讨,她觉察到真正让她痛苦的是当时大人不理解和认可她的感受,并非那件事本身。
职业世界中也是一样,曾经在一次培训中老师给我们组布置的作业是解决大家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什么新人不好管呀;什么转岗过来的同志工作没动力呀;什么考核措施无效之类等等将近十个问题,而且最好用一种思路。我们组面对这么多问题,大家感觉不好解决,最后就挑了一个问题做例子完成作业,用的对策还是惯用的考核。作为全班唯一学过生涯规划的人,我用了生涯规划中的人职匹配模型,将这10个问题归成了一类解决了。同时,我也问了在场所有人一个问题:大家在工作中喜欢被考核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喜欢!我接着问:那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考核别人?大家语顿。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职匹配模型,有两个核心点,一个是职位,一个是人,我提醒大家,我们很办法措施关注的都是职位和工作,而没有关注到这个职位上的人,我的问题解决思路是从人切入,要关注人、看到人。
不光要看到大人,小人也是一样。我们在和小孩子相处时,最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的学习、作业、成绩;而最容易忽视的是孩子的感受,而且这么做理由还很充分: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我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我有个朋友,孩子当时上兴趣班时,给孩子选了画画班,孩子也喜欢画,这原本挺好的,可最近却以影响学业为由,停止了孩子的画画学习,孩子好是无奈,要知道这才是个二年级的孩子。其实孩子也期待被人看见,被人理解,而不是被人管制。《正面管教》这本书中,有一个基础观点就是:无论小孩子还是大人,都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这里的归属感就是被人看见。
回到《只因目中无人》这本书,书里还介绍了冰山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我们发现,冰山理论第六层渴望层,是人类所共有的。人们都渴望被爱、被接纳、被认同,都渴望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包括我们自己,都希望被看见。所以,做生涯,从看见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