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周的灭亡,司马迁的《史记》讲得很清楚:“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这段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叫周幽王,他极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这个妃子是个冰山美人,整天沉着脸闷闷不乐。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的嫣然一笑,想了一个馊主意,通过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玩恶作剧。当烽火台上的狼烟腾起,诸侯们以为国都有难,纷纷前来支援。根据西周分封制的要求,诸侯战时必须随从周天子出兵作战。等到他们到了镐京城下,却不见一个入侵者,反而是城墙之上一片太平光景。正在懵头懵脑中,周幽王说同志们辛苦了,今天不打仗,我跟爱妃给大家开个玩笑乐呵乐呵。诸侯们闻言,差点七窍生烟,又迫于周幽王的领导地位,只得咽下窝囊气。
千军万马们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褒姒终于启动樱唇,放声大笑。这一笑可能是得意于自己的受宠,又可能是取笑诸侯们的狼狈。她笑得倾国倾城,迷得周幽王如痴如醉。为了让褒姒多笑,周幽王后来又数次重施故技。这种“狼来了”的把戏玩得各路诸侯都免了疫。当犬戎来犯,周幽王急忙命人点燃烽火台,诸侯们却是一个也不来救驾。导致周幽王被杀,西周就此灭亡。真叫俩字:活!该!
籍此,后人们也造出了一个典故,即“烽火戏诸侯”。那个褒姒,也因她的高冷与矫情间接性的害得老公亡了国,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司马迁还在笔下绘声绘色的将褒姒形容成妖孽转世,专门来灭亡西周的。作为一名史官,司马迁这么整,是受了《国语》的影响。
《国语》是第一部提及“褒姒”的著作:“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当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人不敌,只好献上美女褒姒求和。这个褒姒可了不得啦,她爹是褒国先王魂灵化作的龙吐出的唾沫又变成的鼋(大老鳖),她妈是周厉王后宫的一个小宫女。小宫女真叫点背,就碰了一下这只鼋,然后就怀!孕!了!由于她未婚就怀孕,只好将生下来的女婴抛弃,而这个女婴就是褒姒……
除了《国语》,《诗经》和《吕氏春秋》也有提及褒姒的内容。基本都对她的评价不怎么样。《诗经》言之凿凿的认为褒姒是亡国妖妃“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吕氏春秋》则提到褒姒不爱笑,周幽王就用击鼓的方式逗她笑导致亡国“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但是,从晋代出土的《竹书纪年》)和成书于战国中晚期的《清华简》来考证,西周亡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和褒姒的“祸水论”纯粹是无稽之谈。
先谈“烽火戏诸侯”吧。
最早记录烽火报警的文献是《墨子·号令》:“出候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大意是国家出警戒兵,最好不好超出十里之外,在地势较高又方便的地方树立标志,派三人看守。从最远的地方到城邑共树立三处标志,同城上烽火遥遥相望。白天就烧烟,晚上就点火……这样有助于判断敌我形势可战与否。
除了点燃烽火,古人利用烽火台报警的方式还有悬挂红白色的旗帜用以示警;或者昼夜擂鼓传递信号。而且烽火台都建在边境线上,或五里或十里一座。每座烽火台都安排着士兵们进行守卫,一旦某台发现敌情,立即以烽火向邻台报警,这样烽烽相传,一直传递到边郡守军,以求联合防御。
但是,烽火报警只能应用于相邻城市之间的示警,无法传达到较远的地区。别说周幽王在烽火台上燃篝火、点狼烟、使劲擂鼓了,他就是在烽火台上用红衣大炮,想把军情快速的传达到各个诸侯国,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诸侯们及时得到救援信号,第一时间率领兵马来勤王。在当时既没有高铁又没有飞机的情况下,翻山过海,跨省过县,少则一月,多则半年。所以,史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否定了西周靠烽火报警诏令诸侯的说法,他认为举烽传警是汉朝人为了抵御匈奴发明的备战方法。
再谈褒姒“祸水”论。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幽王三年,王嬖褒姒。”就是说,周幽王继位不久,就娶了褒姒为妃,对她大加宠爱。褒姒并非他的原配。在《清华简·系年》中,可以得知周幽王原配是申国侯的女儿、周平王的生母“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
这个申国侯的女儿被史书称为“申后”,跟周幽王的感情不怎么样。好在申后的儿子宜臼是嫡长子。根据周礼的继承制,周幽王的王位自然非宜臼莫属。可惜,母以子贵是世情,子也以母贵是常理。申后的不得宠,助长了褒姒后宫弄权的野心。她联合了上卿虢石父,撺掇周幽王废掉了申后,也驱赶走了申后的儿子宜臼,改立自己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失去储君之位的宜臼一怒跑到自己的外公家——申国国君申侯处。
提到申侯,得先解释一下他的出身:他是周幽王的老丈人,也是申国的国君,坐拥整个南阳地区(南阳在商周时期被称为申吕之国)。申侯的叔父是申伯,曾在辅佐周宣王“中兴”的过程中立有大功,是周厉王的妻舅,周宣王的母舅。申氏一门在西周地位尊贵,多次与周王室进行政治联姻。申后被废,申侯怒不可遏,决意进行报复。他自知国小兵弱,势孤力单,不能与周幽王硬碰硬,于是联合缯国和犬戎,在周幽王准备攻打申国之前先发制人,将镐京团团包围。由于周幽王无缘无故的“废嫡立庶”违犯了祖制,各路诸侯得到消息,都不愿意出面干涉。他们都对原太子宜臼的印象不错,如晋文侯、郑武公、齐襄公、卫武公、鲁侯还比较拥护宜臼,索性坐等了周幽王的惨败及死亡。
据《竹书纪年》记载,“幽王死,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
宜臼在外公的帮助之下,得以复位,顺势当上了国君,即周平王,迁都洛邑,西周的历史从此终结,历史进入了东周时代。
可见,周幽王亡国的真相,关键是得罪了老丈人……这也证明了,无论何朝何代,女方娘家腰杆子硬,性情刚在婚姻里是好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