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赏画,我也是刚研究不久,以前很多名画因为完全get不了大画家的idea就放弃了。所以,如果有和我一样对古希腊文化以及西方艺术有点小兴趣的话,给你推荐一本书,苏璎的《少有人看见的美》,适合我们这种小白读者赏读,能很好了解部分名画所蕴藏的大哲小思。此文借鉴了下里面的一些观点,难得高冷一下,求行家轻拍。
想必大家对“阿喀琉斯之踵”这个典故有点熟悉吧,今天的故事与这个典故没有关系,和人物阿喀琉斯有关,讲的就是他的未婚——伊菲姬尼的无妄之灾。
这幅画是法国著名画家及思想家雅克-路易.大卫的作品《阿喀琉斯的愤怒》,当然他的很多其他代表作也相当出名。
比如经常被人恶搞的《马拉之死》
历史教科书上的《拿破仑跨过圣伯纳德山口》
等等……
但是《阿喀琉斯的愤怒》是大卫在布鲁塞尔流亡时光中,在迷茫中徘徊很久后洞见曙光的最烧脑之作,他曾说:这幅画简直要把我逼死。所以,这幅画的完成应该是他一生最满意的作品了,虽然这件艺术品的光辉远不及那些我们熟悉的名作,这或许是艺术家的本心无法与艺术品的大众消费同步的无奈。
那么,阿喀琉斯究竟愤怒的是什么呢?
这源于一个古希腊的悲剧。
伊菲姬尼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的爱女。
事情起因是,阿伽门农在率军讨伐特洛伊的途中,无意间冒犯了女神阿尔忒弥斯,女神在震怒之下,止住了奥利德港的最后一丝微风,迫使联军舰队无法出航。神职人员告诉阿伽门农,只有用伊菲姬尼献祭才能平息女神的怒火。阿伽门农虽然舍不得女儿但是在众将士以反叛相胁的两难境地下,选择牺牲女儿。
大卫的作品中表现的就是:阿喀琉斯原本以为,他与伊菲姬尼的婚事已定,但在献祭当天知道了真相,怒不可遏就要与阿伽门农反目。母亲克吕泰涅斯特拉苦苦哀求,而伊菲姬尼却面目平静地接受现实的场景。
因为采用了近景式的人物描写,我们很容易就在画面中感受到当事人的痛苦与挣扎,如果你看完大卫所有的作品就会发现,他在为法国大革命竭尽才能创作时,在新古典主义的洪流下,内心对于处理这种国事与亲情中间的抉择,最后已偏向了亲情。
分析完大卫的这幅作品再看同一主题的其他画作,会从伊菲姬尼的不同祭礼现场,发现不同画家对于这个故事的解读都不及大卫来的真情。
「荷兰」乃昂纳特.布拉莫
《伊菲姬尼的祭礼》 1623
画面中伊菲姬尼在即将被杀时,最先发现女神,只手向天,仰望女神,似乎乞求怜悯,但是围观的人无不以漠视的态度看着她。
「荷兰」简.斯蒂恩
《伊菲姬尼的祭礼》 1671
整个画面是秋天的萧条,伊菲姬尼以跪姿斜着脖子,平静等待献祭,阿伽门农的悲伤扶额却没看到他的多少悲伤,众多围观者中除了小孩不忍直视以外,其他人感觉就是来凑热闹,因为画家想要表现的重点是场景的动态情境。
「法」弗朗索瓦.佩里耶
《伊菲姬尼的祭礼》 1632-1633
画面中,女神和伊菲姬尼都半裸着身子,女神的卧姿相当随性;尽管伊菲姬尼的头发被刽子手揪住,但她的表情却比较温和,蒙住双眼的的她站姿特别风骚,手肘随意地撑着邢台,根本不像是要献出生命的感觉。似乎画家想要渲染浪漫的气氛,让色情的味道取代庄严,这是画家审视这个故事的另一种冷漠。
注:其实伊菲姬尼最后是否真的牺牲,有两种说法:一是女神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人牲,才平息怒火;一是伊菲姬尼被送上祭坛之时,女神突然显现,以一只鹿作为替代,救了这个甘愿舍弃性命的女子。在部分画作中有具体表现。
「意」托雷利
《伊菲姬尼的祭礼》1720
「意」乔凡尼
《伊菲姬尼的祭礼》1733
「意」丰泰巴索
《伊菲姬尼的祭礼》1749
「意」提埃波罗
《伊菲姬尼的祭礼》1757
以上几幅都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作品,巴洛克起源于16世纪,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以狂野与喧哗,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波诡云谲的效果。所以画家们在这个主题上,都在极力渲染着某种热烈的气氛,伊菲姬尼的死在被各式人物的烘托中极具戏剧性,虽然有的不乏空洞与诡谲。
而且画家们,把对伊菲姬尼的热情延续到了19世纪。
「德」费尔巴哈
《伊菲姬尼》 1862
这里表现出伊菲姬尼面对死亡的沉静高贵,纯静态的美,但仍然没有大卫以静制动的手法来的精妙。
「俄」谢洛夫
《伊菲姬尼在陶里斯》 1893
该画作深受印象主义风格影响,根据歌德的诗剧《伊菲姬尼在陶里斯》创作,表现她暮盼着无尽的大海时对家乡的眷念。
同一个故事,不同时代不用人的解读,可以看见有思想的画家与画家的区别,可以看见每个时代背景下的人心所向。
如果对我的文章感兴趣,欢迎关注“加仑and蓝莓”,微信ID:carryberry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