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国区研发中心,裁员将近60%,平均年龄37岁(听起来瑟瑟发抖)。
北京某大型超市招聘理货员需求:年龄从18岁-35岁(没错,现在应聘理货员都来不及了)。
京东智能机器人配送、无人机配送已在北京市海淀区常态化(快递员最先面临失业的风险)。
以上列举的,只是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还有很多我们并不熟知的事情真实的上演。曾经的中年划分年龄40-50岁,而今35-45岁却成了职场中尴尬的一代中年。
早上看到战隼老师一篇文章《假如40岁时被裁员,你现在开始会怎么做?》,心瞬间被纠起。怎么做?谁能告诉我答案?身边的80后小伙伴即将迈进40岁的门槛,如果被裁员,每月房贷怎么办?二胎孩子的奶粉怎么办?父母的养老怎么办?这是所有悲催80后都要面对的问题,虽然大多数给不出答案,但需要提醒我们的是:我们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设计财务规划。
大约7年前,我与同事聊天,谈到未来的发展,他对未来的规划就是上班,挣工资。我有些吃惊,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为什么不想着创业挣钱,而安于稳定的工作呢?虽然时至今日,我的创业之门也并未完全开启,不过我依然没放弃。
人,只有刺痛到痛点的时候,才会下决定改变。我想,这篇文章绝对是。
中年人的生存危机,不是来自于未来,而是来自于现在温水煮青蛙般的安逸,该选择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不去改变。最终成为了被时代淘汰的人。其实改变现状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过这以下的两个方法值得实践。
第一、尝试副业
千万不要把工资作为唯一收入,要尝试多条腿走路。副业当然不是靠朋友圈卖卖东西,当然好的东西可以和别人分享,一定要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而不是玩命的刷屏。我的朋友圈里也有微商,他们的数量已经控制在个位数,而且大多数是我有过购物体验的,口碑很好的良心卖家。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除了工资之外,还拉滴滴,每天淘宝刷单。用他的话,千万别小看这些小钱,聚沙成塔。我看到他给孩子报几万块钱的辅导班眉头不眨,坦然自信。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小钱他却经营的井井有条,副业收入甚至超过了主业。我从心底敬佩这样的人,懂得取舍和进退,活的真实不假。
第二、打造个人IP
接触过社群平台的人,对打造个人IP并不陌生。用我一个外行人的解释:打造一张个人独一无二的名片,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加上好的运营平台。现在很多人做微信公众号、直播、快手,他们利用最佳跑道找到适合自己的赋能机会,获得了持续的固定的收入,实现了轻松赚钱,快乐生活。当然,能成功打造IP,需要靠长久的时间的累积和沉淀,这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
信息时代更迭,传统的生存规则已经发生了演化,还延习固有的思维将很难成功。新的职场规则、创业规则需要重新布局,重新定位,才能成为进化最快的人。最先接受变化的人,一定能看到初日的阳光。
希望十年之后的你,感谢当下自己的决定。
希望十年之后,我们还能透过文字彼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