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过张笑恒写的一本书《20岁到30岁,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在物欲横流的快时代社会,每个人都想着尽快获得人生成功,物质满足,很多快节奏成功学层出不穷,比如七天打造销售冠军;掌握这几点你将快速成功;某某秘诀;三十天月入过万;大学生月入过万秘诀……诸如此类吸引人眼球的文章,演讲者数不胜数,观看之人乐此不疲。但大多数往往只是云烟过眼,增加了制作者的流量,却让读者踏上异想天开的节奏,每天靠着别人总结的经验激励自己,自我造梦,幻想如何向别人一样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导致行动一直潜藏在思想的最底层,日子过的惨不忍睹,时间消耗过程中并未有任何的自我价值增值,甚至导致结果事与愿违,让自己的生活和别人对比萌生焦虑感。自古以来,价值决定价格,也就是你的能力决定你的收入,规划,方向,学习,坚持……都是你能够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由创业到上市,黄峥用了3年,马云用了8年,刘强东用了16年……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快速且短期的,真正体现价值的是长期的规划坚持。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稍不留神就可能被社会淘汰,有人七天可有物质上的高速飞跃,但这也不是盲目得来的,是前期的沉淀和经验总结,作为普通人而言,要想成功,更需戒掉快速成功学。
30岁你想要过上什么生活取决你当下怎么样的开始,“我们眼前的每个当下,都决定着我们未来5——10年的样子。”
人生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岁的选择决定你30岁站在哪里,成功不是选择太多,往往是选对方向之后的坚持,并且连续做出正确的选择,方向对了,就不要怕路远。
给自己列一个长期的清单,制定可操作的行动战略,有些梦想是需要我们用时间和坚持浇灌,先选好种子,再在该结果实的季节收获成果,记住,播种和收割永远都不会在同一时期。
焦虑又迷茫的10年,验证结果的差距都体现在行动力上,要忙就忙出结果,不要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准备了很久的东西,不开始不去做,也是毫无价值。
20——30岁是人生最好的增值期,投资自己,不断自我充电,尽情去学一些貌似“无用”的东西,学习永无止境,无论是商业知识,眼光见解抑或是身体机能都是在最旺盛精力时期有更快的提升。
20——30岁多去结交不同圈子的朋友,资源对等,才有资格谈人脉,朋友的作用体现在长期交往价值上,永远不要轻易看不起别人。与人交往需智慧,让与你相处的人感到舒服,你才是真厉害。
20岁改变财富观,提升30岁后的生活品质。比如:二十多岁时就应学习理财,只拥有技术的永远是打工仔,财富不是省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不怕负债,但一定要避免恶性负债……30岁前利用自己能利用的一切资源:精力,时间,朋友,外貌,活力,想象力……30岁前必备职场思维,成为公司不可替代的人,你的收入多寡取决于你在社会上的不可替代性的高低。
塑造个人品牌,人生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这10年,信用的积累比什么都重要,与人为善厚道方能成事,越是年轻,越需要谦虚的姿态。
十年弹指一挥间,给人生谋局,每一个今天都连着未来,你今天付出的努力,决定你明天的样子。人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成功的速度取决于你学习的速度。抓住这十年,30岁的你,一定会感谢20岁时拼命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