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好朋友从国内给我寄来的戴舫文学作品精选《猎熊之什》,正在细细品读。
戴舫的作品,从他的《牛皮303》开始,就追寻着思想的自由和对人性的认识,他总是非常细腻地刻画每一个人的内心和性格,而当他把人性作为一切行为发生最基本的原因时,你会发现,好人不好,坏人不坏,所有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会变化。
我一直在观注国内的写作动态,刚出国的时候,那时候到处都是各种揭秘,以反映社会问题为主。后来,忽然间,盗墓题材泛滥,我让妹妹寄来了能找到的所有盗墓书籍,以至于我爸爸都怀疑我是不是想去盗墓🥹,再后来,大概盗墓后发现了时空隧道🤣,穿越题材盛行,如今,则是复古题材。
其实,这是因为物质丰富,生活提高后的一个意识形态上升,但是,社会道德观念还没有进步,因此,很多故事无法用现实笔法描绘,于是,回归大唐大明!
也许因为在国外,所以有机会不受国内的大环境影响,就像宇航员在太空中观察地球运动一样,可以在他山观察国内的变化。
在国内,我们看自己是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到了国外,竟然很难找到一个同一城市的人,看国内的同胞,就是以省来区分。
后来发现,真的是每个省的人会不一样,不是说你都到了国外就都一样了,完全不是那么会儿事儿。果然,每个省的人的做法会大致相同,思想方式,价值观,趋于一致,绝不含糊。
但是,最后,还是会以文化水准,教育背景来分群,不同教育背景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婚恋处事原则和态度,也完全不同。
人们在解决温饱,经济富足之后,会自然而然地追求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
从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近40年时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的生活逐步走入富裕小康,在这个过程中,对精神自由和幸福水平的追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目睹了很多同学朋友们的生活现状,却发现,有一些悲哀,是无法认清自己,无法认清自己的内心,也是由于整个社会的认知问题。
同样的情况,在国外是正常,在国内却被歧视,更多的人是走不出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和怀疑。
最近注意到很多视频,结婚当天,新娘坐在汽车里,拿不到彩礼钱,不下车;还有的新娘,结婚当天提出买车,不买车不去婚礼现场。
又有美女,相亲见面的当天,要求对方买奢侈品或者手机,这个世界怎么了?
国外呆了几十年,这样的情况真的闻所未闻。
国内的女生焦虑加抑郁,对爱情和婚姻没有安全感,令人叹息;更多的行为则已经逾越了底线,令人窒息。
也许是因为现在信息发达,很多故事可以直接被快速传递,所以才会感到震惊?
有时候,真的奇怪,怎么会有这样的发生?
中国人的婚姻价值观从1949年开始,到今天,应该是出现过好几次断层的。
1949年之前,应该说还算是比较自然的状态。1949年之后,对出生背景的要求影响了一代人,主要是红色背景或者旧时代背景来区分,这段时间的婚姻观,因为宣传要求的不同而没有很多现实作品。从《青春万岁》一书也许可以窥见一斑。
之后是插队知情的一代,这一代的作品很多,《今夜有暴风雪》《蹉跎岁月》等,都是那代人的故事。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忙着创业,改善生活,城市中的婚恋价值观较为自由,农村中的也以新思想新观点有能力发展为目标。
这个过程中的中.国男孩们是相对幸福的,只要吃苦耐劳,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生活,就会被接纳。
后来我就开始忙碌起来,发现关于婚姻价值观的小说无法归类了,而放眼望去,周围的女生们在生活中磕磕绊绊起来。
所谓磕磕绊绊却不是在事业方面,几乎所有和我成为至交的女孩们,都学历很高,事业有成,但是,许多优秀的她们却在婚姻的道路上遇到各种问题。
一方面,她们可选择的范围相对较窄,因为前10-20年的断层,学历上高过她们的很少;因此,在经济上,能和他们匹配的也就少了很多。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外籍人才也随之进入,带来了相对不同的交往和相处的方式,婚姻价值观也随之改变,大量高质量剩女出现。
中国人的婚恋价值观很值得观察和思考。
首先,是全民的少女情节,国人以“肤白,肌肤Q弹似少女”🤣为审美标准,60+岁的刘晓庆,每次上新闻都是说她依然如少女。
其次,国人的婚恋观中,父母参与决策的程度,远远高过个人的抉择,很多人分手的原因是父母不同意,其实,生活是自己在过,父母的意见可以参考,不可以作为借口。
再者,虚荣和攀比,很多东西都是做给别人看的,没有自己坚定的评判标准。
最后,婚姻以传宗接代的原始生殖为目的,而不以相守陪伴的精神幸福为宗旨。对心的快乐追求,不在国人婚恋心理的考虑中。
好朋友,M国同事朱莉亚在新加坡工作了两年,回来告诉我,她完全不明白亚洲女性的“少女情节”,很多熟女🥹喜欢在手机上挂个幼稚的吊坠,显得很少女感;还有的,打扮也是走粉粉嫩嫩的路线。
欧美的女性审美是成熟和性感,肌肤应该是小麦色的-阳光健康,身材是运动健康型的,一切的审美以健美为基调。
我的一个意大利同事有一个比他年长很多的日本女朋友,他说,他对女朋友的要求是,饭做得好吃,谈得来!
你要是问一个中.国男孩对女朋友的要求,一定是:漂亮,身材好。因为他更注重的是别人对他的看法,这些高于他自身的感受。
看到大家的评论感觉很有趣,我以为,审美的“少女情节”并不是传统文化。
《红楼梦》中贾宝玉曾叫嚣,女儿是水做的,女人是土做的!认为女孩一结婚,沾了男人的味道,就都一个个凶狠恶毒起来,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女人身上。
这个世界不是单方面的,如果说女人结婚后变了样子,那么“桔移北为枳”。
整个社会的男尊女卑,男权主义,以及对女人的不尊重,使她们变了样子。
不过,社会也在进步中,很多东西都在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也许会有更多思想的碰撞。
看戴舫的不同时期的小说,也就是在看戴舫的成长和思想的进步。
《牛皮303》中的刘哲和田和平应该是他自己,一分为二。刘哲和田和平对待居思竹的态度,应该是他自己对婚姻恋爱状况的描述。
果然,在《猎熊之什》的短篇-《挑战》中,发现了类似的描述。
他始终都喜欢的是穿着淡雅,腹有诗书的女性,是那种淡雅如菊却回味无穷的女子,他寻找的是思想上的平等交流,因为他自己的思想等次很高,能达到他的层次的人,不多。
而真正能读这些的女子,淡雅如菊就已经美丽至极🤣,漂亮女孩不会学哲学的。🤣🤣
心理学上讲,每个成年人的人格形成,都是基于童年生活的经历,童年时期的性格形成又影响了整个人生。
如果能够清楚地看清楚自己的问题,就可以避开很多的陷阱;如果看不清,则会陷入循环。
上一代人的问题和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性格形成和人生选择。
我喜欢听一个乐队或歌手在不同时期对同一首歌的演绎,配合背景资料搜索,你会清楚地感觉到他们情绪状态的不同,而形成的在演绎上的不同。
山口百惠说,一开始,她对总是唱同一首歌感到无趣;可渐渐地,她发现,每次唱同一首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情绪。
这,应该是做任何事情的极致,是匠心!
人是会变的,年轻的时候梦想着走遍天下,到处巡游;现在,更希望做的是,尽享天伦,陪伴家人。
以前不喜欢重复做一件事情,希望不断地变化,探索新的世界;现在,更喜欢专注地深耕,做到极致。
回头看看,遵循本心,不盲从,不违心,真诚对待,善良为本,必然不会被辜负。
做不出决定的时候不要做决定,做决定之前认真思考平衡所有的关系,不伤人,不害人,但是,也不放弃,坚持跟随自己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