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家庭情商陪练师中情商游戏部分的第三周也是最后一周。这周学习了:
第二十三课 如何改编游戏(上)
第二十四课 如何改编游戏(下)
第二十五课 随时随地玩起来
由于思嘉老师的生产,这三节课都是陆老师带给我们的。伴随着陆老师那熟悉又有特色的声音,我仿佛又回到了育儿愈己和超妈的学习课堂。陆老师在最后一节课的总结里也说了虽然这个课着眼于情商和情商游戏,但是扎根于儿童心理学,扎根于三十六计,扎根于所有这些系列的课程。因为理念是互通的,建议我们与这几个课程相互配套学习。这周完成情商的复盘后,我也是打算开始学习三十六计和继续回听育儿、超妈和情商陪练师的课程。争取早日把它们内化整合成我自己的认知。这是接下来的目标,先来总结这三课学习的收获吧。
在如何改编游戏(上)这节课里,老师强调了情商陪练师的目标,不是拿到游戏去玩,而是要能够结合情商十项有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孩子情商的强弱项去设计适合自己孩子的游戏。要想做一个真正合格的情商教练有三大点:第一是评估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第二是结合孩子自己的性格特征。第三是孩子近阶段需要解决的情商问题。
在这节课里有一个地方刷新了我的认知,是老师在讲大五人格里第三个外倾性时,补充的那个知识点---外向和内向。这是一直以来自己对自己比较矛盾的一个地方,一直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外向还是内向。现在终于明白了,我是外向居多的,而我以前以为自己内向的那部分其实只是自己比较自卑不自信的表现。总体来说我还是会在与人沟通的时候补充能量的。也明白了老公的性格才是真的内向的比例大些。他有的时候确实能在独处时感到快乐和自在,并能恢复能量。这是这节课的一个意外收获,解决了自己好多年对自己的一个困扰。
在如何改编游戏(下)这节课里,陆老师巧妙的把情商游戏和叙事疗法结合到了一起,让我对情商游戏有了新的认知。对于叙事疗法如何在情商游戏中运用这里不再赘述,说说这节课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
在这里再一次听到被懒觉大魔王控制的欢欢这个案例,突然让我有了一个新灵感。就是面对孩子放学回来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时总是有拖延,不太情愿,或者轻微的有些抵触的这个心理,也可以尝试用这个外话的办法。告诉他,他其实是个非常爱学习的好孩子,只是每当他想学习时有一个贪玩的小怪兽总是来找他……大概提了这样两句,孩子当时就非常开心,露出来很轻松的笑容。我说要不咱们找一个有力量又勇敢的东西来帮你打败小怪兽吧,他想到拿了今天新鞋子商标上一个蜘蛛侠的卡片……由于这节课是今天中午刚学习的,我今天晚上只是小试了一下,也怕自己没掌握好会用的不太恰当或者引导的方向出现偏差就没有太深入。但从今晚的实践情况来看确实是可行的。
在随时随地玩起来这节课里,陆老师帮我们做了一个小复盘。情商游戏并不完全是某一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带着多样化视角的生活方式。在这节课里老师再次提到了蒙台梭利的那句话---游戏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工作。记得当时在育儿愈己里听到这句话时,对于这样说的道理我就是理解并认同的。也想过了以此为切入点的尝试,还是想解决孩子学习时积极性不高这个问题。(也可能这不是个问题,即使是也不大,只是我要求太高了)我说他做的所有事都是工作,认字是,学英语是,同样拼乐高是,玩橡皮泥也是……我们每天做个工作计划,晚上睡觉时咱俩一起躺床上做工作总结,孩子兴致挺高。在具体的实施时,也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对学习的积极性多少有些改善。最大的意外收获是,因为每天晚上的工作总结以及当时开始注意到去体会他的感受,帮他分析他的情绪等等,孩子从那段时间开始愿意和我聊一些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了。每天是我做在家部分的工作总结,他做他在幼儿园部分的。这对于他这个以前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重来回来一点也不肯说的孩子来说真的是给我了一个大惊喜。但是这个实践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因为我的原因没有坚持下去。与其找原因说是,因为两个孩子事太多妹妹回家后我就精力不够用,因为后来出门没在家作息打乱了,因为……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我心里我没有能够真正的把他做的所有事情当做工作。我是特意去做的,而不是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比如和他说话能坚持一直用工作这两个字,如果没有真正的有这样的认知并固化成习惯,我是不可能每次不经思考就直接说出的,这样的刻意为之当然使我坚持不久。
就像陆老师在这节课最后说的,认知和理念的更新先行,然后一些具体的方法配套上,才是更为科学的帮助孩子的正途。真的是这样,我觉得当认知和理念在心里根深蒂固了,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了,根本不用特意去在乎什么方法,你说的话,你做的事本身可能就已经是情商游戏了。反之如果自己的认知水平跟不上,或者视角不够开阔,即使再好的情商游戏,生硬的去玩,也还是不经意的就会被自己玩坏,而这绝对与孩子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