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孩子小,生活琐事多,可是每年过节过生日纪念日都要求自己和对方好好准备礼物,生活是柴米油盐,生活又不全是柴米油盐,所谓要活的有仪式感。那个时候的仪式感体现在,任何精心准备的礼物都要有意识的攒攒钱,或者好好研究一番;不管买什么,是不是真的贵,这个过程又加深了仪式感在记忆里停留的深度,延长了满足和惊喜到来的时刻。
记忆中这样的礼物有在罗马过生日时候收到的第一个砖头ipad,七年周年时候刻着字的第二个ipad,上面引用的是green day的一句歌词:"seven years has gone so fast...", 某个生日收到的按键版不触屏的(古董)kindle,刻着桃心的钥匙扣,祖马龙的各种香薰香水……
听起来有点浮夸。年纪越大,购买力渐强,物质上能买什么好想也不用想特别多计划特别多,所有的期待中的礼物都慢慢被我变成了一个购物单,有需要有闲钱就买,没什么必要等着盼着,不需要的特别想要的属于欲望,能说通自己把I want变成I need那也行。然后自己这样按部就班的一样一样勾掉清单,再过个什么小节,也就不盼着别人送礼物了。也不知道这表现了逐渐走向独立,还是活的比较按部就班没有激情。
每次看见年轻人写什么男友送了我200块钱的礼物要不要分手这样的八卦文章,就想跟那姑娘说一句,还是好好完善自己经济独立吧,到时候自己想买啥买啥,省着脑子不纠结。
任何自己看上眼的,想要的,长草的,惦记着的,都能自己搞定这种感觉挺好的。这要有一定的经济独立性,和一个价值观一致的尊重你自由空间的伴侣。
现在最想送给自己的,是一个属于自己的旅行。执行起来有点难,需要另一半和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光自己有积蓄不用人接济也做不到说走就走。所以时间比金钱更珍贵啊,钱花了还能挣,时间没人就那么多,过了就不复再来,简直是真理不用举证。
能用钱换时间的事儿我都特别热衷,比如打车,比如找保洁阿姨,还有就喜欢和逻辑清晰的人交流,真不是我懒或者事儿,我是为了节省出一点点的时间来过自己的生活。
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