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春节又近了,一直记得刚上初中那个寒假的春节,爸爸带我们去叔叔家看奶奶。
爸爸和叔叔是多年的好友,年轻的时候在叔叔家那边挖水渠,在叔叔家住过一段时间。后来成了好友,多年一直保持联系。
第一次带我和妹妹去叔叔家,骑车四个小时,要早早从家里出发,我和妹妹很早就起床了,妈妈准备了给奶奶带的礼物,我们拿着东西就出发了。
第一次见到叔叔挺好奇的,叔叔在村子里当了村支书,写得一手好字,人也挺高挺白净的,见到我们来了很高兴。奶奶也是很兴奋,我们和奶奶打了招呼,她开心地叫我和妹妹去吃糖果,分给我和妹妹自制的芝麻糖。
突然下一幕让我挺惊慌的,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女子跳着进了屋子里。披散着头发,穿得挺严实的,傻傻地笑着。看到家里来客人了,她跑到厨房,招手叫我们过去。我妹妹拉着我的手叫我别害怕。女子嘴里碎碎念:“粽子 粽子……”“吃吃……吃”还掀起热气腾腾的锅盖,不停地叫我和妹妹过去。我着实被吓到了。她拿起一个米粽的时候,我和妹妹过去接了米粽,她这才露出笑容。
这时叔叔走过来了,叫她去屋里休息,她不太想回屋,就一直站在厨房里,但是她看叔叔的眼神多了一抹温柔,笑得挺甜的。她也可能是怕叔叔生气吧,不再叫我和妹妹吃米粽了,也不再不停地掀锅盖了,变得安静了下来。
我和妹妹飞似的走出厨房,来找爸爸。爸爸说那个女子是婶婶,叔叔的老婆。
在洗漱台那里看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石台,上面还放在一个盆。爸爸说那个是给叔叔平时给婶婶洗头发用的,她自己不会洗,这样的台子方便一点。
问了爸爸关于婶婶的事情,爸爸说婶婶精神不太正常,经常走出家门,说话也不太正常,只记得叔叔和奶奶,叔叔喊她的时候,她是听得懂的。每天叔叔下班必须在村口找她回来,平时也叫她不要走太远,担心她走丢了。叔叔喊她的时候变得安静多了,也不再闹了。
我们吃饭的时候喊了奶奶一起来吃,爸爸和叔叔喝酒聊天。我说要不要叫婶婶一起来吃,叔叔说她平时不太愿意和客人一起用餐,平时吃的时候她回屋休息。
吃完饭,我和妹妹出到门口玩儿,这时两个男孩子回来了,是叔叔的儿子。大的比妹妹小一点,小儿子上一年级。他们约我们去玩,带我们见这个村子好玩的地方,买了小烟花,在家门口放。小儿子还招呼婶婶出来一起玩,婶婶又像刚见到的那样跳出来了,像小孩子一样和我们放了烟火,她傻傻地笑着,也不说话。
之后的几年我都没有去过叔叔家了,因为太远了,带着我们不方便,爸爸都是一个人去了,每年都会去看奶奶。后来弟弟出生,奶奶知道了,还买了新衣服,托人带给我们,妈妈说老人家老了走不动了,但是每次有孩子,她都会买一套新衣服送过来,老人家的心意。
现在才明白,叔叔对婶婶的那份耐心,细心照顾。他没有嫌弃她,可能在外人看来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时间走得这么快,也明白了,爸爸为什么这么多年,还和叔叔这么要好。爸爸有时也感慨人生匆匆几十年。
过了这么多个年,唯独那个年一直在记忆里。
姑丈也是做村支书的,但是和叔叔截然不同,他很少送姑姑回来,偶尔有时候回来接她,露一下面就匆匆走了,也不怎么和我们说话,真的是太匆忙了吗?
姑姑一回来我们就提前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摆好东西,我和妹妹都说不太喜欢她回来,但是她每次回来都会先四处看看,不满意的还会不停地说。她想家的时候还是回来的,即使奶奶很早就不在了。回来说完了爸爸,也会说我们,爸爸挺接受她训的,安安静静的说完就没事了。
后来知道她不去城里跟儿媳妇一起住,怕儿媳妇嫌弃她,也是可怜。她和爸爸不是亲姐妹,爸爸说她喜欢回来转转就回来吧,趁现在身子还硬朗走得动。每次回去都是爸爸送她回去,或者是送她到路口去搭车。
爸爸也没有说什么大道理,也没有多少文化,但是这些,让我更懂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