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裒益者
五期营“凡事必有四种解决方案”已经到了对于风格行为的破解阶段,继续按照计划,把听的课进行文字补充翻译。如下:
先听一个故事,一个神父在该祈祷的时候,他却去打高尔夫球。刚好被小天使发现了,他就向上帝检举。上帝对小天使说:“那我要好好的惩罚一下这个神父!”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个神父打高尔夫球,第一杆,一杆进洞;第二杆,又是一杆进洞;连续打了二十几杆,每一杆都是一杆进洞。小天使看傻了,就问上帝:“上帝啊!您不是说要好好的惩罚一下他吗?这明明是在表扬他啊!”上帝看了一眼小天使,说道:“我让他连续打了二十杆,每一杆都是一杆进洞,却不能跟任何人分享,你觉得我真的是在奖励他吗?”
那各位想想,如果这是一个I特质使用多的神父,他的感想如何。这个神父I特质使用比较多,第一杆,一杆进洞,他高不高兴?答案是当然高兴。要不要跟别人分享?答案是当然想。但是能不能跟别人分享?答案是不能。因为,别人问为什么祈祷的时间去打高尔夫球,他就暴露了。于是,他只能忍。第二杆,又一杆进洞,他高不高兴?当然高兴,要不要跟别人分享?答案是要。但是能不能跟别人分享,答案依旧是不能。于是,他继续忍,连续打了二十几杆,每一杆都是一杆进洞,他的内心早已是万马奔腾,那是会憋不住的。
其实,我们想一想,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比如说,一个朋友非常想跟你说一件事情,巴拉巴拉的说了半天,这个时候你只要跟他说三个字:“我知道。”他就会如鲠在喉,原地爆炸。我们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disc四种特质,这个神父,如果使用C特质,不是I特质,情况会是怎样的呢?
C特质的神父打高尔夫,一杆进洞,高不高兴?答案是高兴。要不要跟别人分享?答案是不需要。他只要自我对话:“看来今天状态不错。”第二杆,又是一杆进洞。高不高兴?答案是高兴。要不要跟别人分享?答案是不需要。他只需要自我对话:“看来今天不光状态不错,发挥也很稳定。”连续打二十几杆,杆杆进洞。要不要跟人分享?答案是不需要。他只要跟自我对话:“看来这项技能,我已经掌握了。”
那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如果一个人他能够灵活的使用自己身上的DISC,上帝都奈何不了你。上帝只能决定外面起风下雨,出太阳;而你,无论外面刮风下雨,还是出太阳,只要拉起窗帘,内心就能升起一座小太阳。要记住,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你选择的态度本身和你具备的能力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成熟的人能够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理解自己的情绪,于是给自己态度的选择留下了空间;控制自己的行为,强调的是你可以选择合适行为风格的能力。很多人在职场和生活中会遇到挫折,很可能他原来只会使用一种或两种行为风格。而DISC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DISC,遇到事情,你至少有DTSC四种解决方案。
我们是有选择的,只要是有选择的,我们就是灵活的,就是资源丰富的,就永远不会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因为,你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就有无力感。而用好DISC的人,就是一个自我负责的人,他能够为自己的成功、幸福、快乐负全责。所以呢?DISC是一个应对这个世界的模式。同时,也可以用他更好的协助我们实现特定角色的功能和理解相应主题的内容。
作为训练营的学员,我们可以用D设定学习目标,用I来想象自己改变后的状态,用S来盘点资源,用C来明确自己的校验标准。如果没有用D确认自己的学习目标或者学习目标太多,最后学习效果反而不好。因为,注意力在哪,生产力就在哪。然后呢,我们留意到,很多人有了目标,为什么没有行动?因为很多人的目标设立是在头脑层面,挣扎于应该?不应该?
这个时候,他应该好好使用I特质,调动自己的想象力,用I来想象自己达成目标,得到改变时的状态。那么,你的感受如何呢?和什么人在一起?在做什么事情?这些画面感可刺激自己内在的感受,增强内在动力。
做好一件事情需要支持,用S特质来善待和组合你的助力,可以和营长好好互动,保留好每一份学习资料;和同学们中已经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的优秀伙伴链接,共同进步。
最后呢,要用C来校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标准,越明确,越有力量。我们不能简单的设定在训练营学习后,我也能讲DISC,你应该更具体一些。你在多长时间,给什么对象,用多长时间,效果如何?比如,我要在学习结束一周内,和我们部门的8个同事分享两个小时,讲完后,他们每个人能够拟定1-3个改进行动计划,并且一个月内能追踪和支持他们的改变。
如果你想成为DISC的讲师,在听课的时候,你可以用D来确认重点,用I来记录故事,用S来做好提示,用C来收集数据和证据。传统的讲师培训常常会使用编导演组合,编是指课程内容设计,导是课程运营方案,演是课程现场呈现。而DISC的课程是以学员为中心的,课程当中,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如果你每讲一个重点,大家就拼命的记笔记,你就变成了金句大师。课程当中,每一段要做重点整理,课后再甩150条金句给大家,于是大家就会觉得干货满满。
I喜欢听故事,如果你讲笑话,讲故事大家进入状态快,你就成为了故事大王。准备匹配好课程目标的故事,以学员容易代入的方式进行讲述。
S能用心地感受到别人的用心,如果你几句温馨提示能让学员眼含泪光,你就成为了学员们喜欢的知心大哥大姐。你要做的就是多感同身受,你要能传递温暖,能够把担心变成关心。
C是很讲道理和证据的,如果你每次讲数据,学员都能够做记录,那这个时候,你就要变成严谨的科学家,准备足够信服力和严谨的证明材料。
当你能做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能照顾好大家的需求。无论如何,最后效果都不会太差。其实呢,DISC可以结合各种主题做应用。DISC+有无限可能,如果你对某个主题比较专业,只要使用的主体是人,你就可以研究结合DISC进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