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想起师父,想起师父度人的方法各各不同,总的灵丹妙药是真水无香。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师父布置了针对个人的修法次第和内容,他就很少理你了。从不过问你不磕了多少大头,念了多少遍心经,大悲咒,更别说什么灌顶之类的,他从来不做这些,他是禅宗师父。任何法会,他永远都秉承来者欢迎,去者自由的原则。他说:谁做不做功课,看一眼就知道了。悟是靠个人去应的。
我有时也疑惑,光口诵能念出大悲心吗?后来我慢慢品出点滋味,人不是机器,是最灵思和会反省的动物。大量的经咒仿佛一下洗刷不了你的习气,但久而久之会问自己什么是平等无二无杂染心?明明我一直没去掉呀?没去掉怪谁呢?难道怪经咒没有力量?还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枉然?这就开始真正进入观的境界了,观什么?无边的散乱,习气,贪嗔痴,极端对立。天天复习自己的劣根。不能自拔。这观的力量五味陈杂,一旦发现真相是别人有的习气毛病自己都有,是恍惚又难以接受的。尽管多难接受好在发现了,微妙和奇怪的是,尽管复杂不如意,我们无形中,生出一种看不见的定力,甚至也理解了被无明浸泡过程中这是必经之路,由此,借经咒功课的洗刷继续坦然上路,这时的坦然就是一种承担。其实更是可喜的一步,因为你正在认识你自己真面目,尽管她那么不完美。自欺欺人的戏就停止吧。
当我们果敢地不打算再自欺时,当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纠结,患得患失时,我们自性佛正在苏醒,最关键我们内心趋于渐渐的和解和平和,我们不再被极端,对立,二元所染,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这时候你真正的修行有点开始了,你穿什么衣服都行,吃什么饭也不在多挑剔,时时活的有什么条件说什么话,是啥样就啥样。拣择开始慢少,得失变淡,一壶茶,一朵花,都是恩赐,太阳天,下雨天都来成全,心定菜根香,知足少欲狂。这样多好。我们被贪嗔痴木乱了很多年,发现降伏不了自己,天天被执着,设定,攀比,焦虑,紧张折磨,因为时时要多得,多赞美,多占有。被追求假完美污染了许多年。现在由衷发现,少什么都可以,舍是一种表达和主旋律,给予和不计交才是一种究竟的安定,这才有点上道的意思,换个角度看,全世界都在成全我们,尤其是那个反感我们人,加持力巨大。
你的幸福不需要仰赖任何人,你更不可能是他人幸福的终极来源,我们平常而安定地一心只做一件事情,并在安注中看到了良善果敢的恢复。这一霎那,你终于明白了来自师父的遥望,苦心,他的不设定,不评判,他的信任和保护时时都在,去妄自显真,他帮助你开启了一套不自欺生命模式,当你天天不自欺运作上路,你就是你自身生命的主人,你只要念念相续不断。
众生皆具如来德相,当我们越来越朴素,真诚,至朴复归于婴儿时,真水无香,来自菩萨的加持充满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