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25%的人有拖延症,如果是拖延行为还要多。当我听到这个数据的时候,首先反思我自己,是不是拖延症患者?我当然有过拖延行为,但不至于让自己痛到忍受不了,所以,应该不是。
但这里我还是要先表扬一下自己,我已经治疗了自己70%的拖延行为,靠一些自律、打卡的办法。还有30%发生在什么地方呢?就像讲解《终结拖延症》老师说到的,不敢声称自己全力以赴的做了一件事,怕被人笑话。
比如昨天写了一份文件,总感觉不满意,反复修改,效率很低。不敢上交,怕被批评,又不能干别的工作,因为这个文件很着急。到下午,我想起老师讲课中提到的,这个世界没有人在意你,只有你自己,老板在意的只是这个活你能不能干,不能干卷铺盖卷走人。
所以只要全力以赴的做了这份工作,交稿吧,剩下的事不在你了。该批评就批评,该表扬就表扬,你已经尽力,至少没有拖延。
说一下最后的结果,没有预想中的“喷”,也没有预想中的好,思路调整了一下,两页纸变成大半页,我第二次调整仅用了5分钟,这件事就过了。
回头想,是自己把事情复杂化了,其实自己的水平在那里,不会因为某一份文件突然提高很多,别想着一鸣惊人,在这个过程中最纠结的是自己,这会消耗掉很多时间和注意力,效率低的原因正在这里。
2.
facebook的coo,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里面有句话:“完成,好过完美。”
听到这句话我笑了,因为我一直以来也在说“先完成,再完美”这样的话,却不是听来的。
这是我痛定思痛感悟出来的。
一开始写公众号,偶像包袱很重,怕自己写不好,怕没有人看,怕没有客户思维,写了反复刷屏看反馈,浪费大量的时间,还很不开心。
甚至有一阵子不能写了,写什么都不对劲,失去了灵感。
后来我就对自己说,先不要在意是否观众喜欢,先问自己喜不喜欢,只要用心了,即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值得借鉴的。可能大多数人不会理解,至少自己是愉快的。
完成了,心里的包袱减少了,压力减轻了,然后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发就发了,看不看的,那是别人的事,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文章本身,我是不是把自己想说的说清楚了,鼓励自己:“你看,你多棒,至少比昨天写的好!”
因此,我越来越满足,也越来越自信,也会坚持写下去。
3.
拖延还体现在一些小事上。没有时限的事情,可做可不做,就拖着。
我最近启用了一个小本子,竖版(6*17CM),专门来列清单。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事无巨细写下来,然后一个一个的完成划沟。
我喜欢这种踏实的感觉,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务管理。
随着事务的减少,心情越来越好,甚至有了闲适之感。比起闷头走到黑,只关注某一件事忽略了其他的事,小本子可以把注意力吸引回来,至少不会遗忘重要的事情和时间节点。
老师还讲过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能每天办完六件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长此以往,也将有大的收获。
反思自己,每天可以坚持的事情有阅读、写字、英语、练字,还真不少。有了这些做基础,似乎每天6件事没有问题。而且有了这样的计划,你会觉得自己很有干劲,给心理一种暗示,我不是懈怠的人,我的效率极高。
我们需要自我欣赏,虽然事实看上去并不是那样。但有了自我欣赏,做事情才会更加长久。
4.
告别拖延,和拖延和解。有几个方法可以做:
一是用时间管理法。比如FOREST小软件,用番茄时间法,25分钟,休息五分钟,或者自主调整时间,控制手机应用时间。种下一棵树,规定时间内滑动手机屏幕,树木死去,提示你不够专注,效果甚好。
二是用清单管理事务。比如小本子记录划沟法,还有滴答清单,先把任务记下来,然后找一个集中的时间进行处理分类,确定步骤,列明计划。看上去简单的一些列行为,可以把事务变成具体的流程,按部就班即可。也不用总是靠DEADLINE活着,那样太累,也影响办事效果。
三是拖延叫停法。当出现拖延行为时,定住,告诉自己停,就不去看手机、就不去打电话、就不去吃水果,与自己斗争几分钟,这有利于建立我们的持久力和忍耐力,与拖延更好的做斗争。这一点让我想起了很多禅定的人,由此来训练自己的忍耐力和专注力。还让我想起做瑜伽的时候老师一直让我们关注那个酸麻胀痛的情绪,没有什么不能忍受。
四是把背包扔过墙法。如果一个人想翻过一面墙,先把背包扔过去,怎么也会想办法人过去。本月开始日更以来,每天早上起来写字,坐下就进入状态,也没出现想象中写不出来的尴尬境地。而且我在制定计划中,向大家声称了自己日更101天,也等于扔过了那个背包,压力产生动力,自然而然的也就完成了。
五是接纳自己,拖延也是一种状态。我现在和自己很友善,偶尔懒一下没什么,也不会强求自己必须非常疲惫的完成什么事情。没有必然的重要,除了生死之事,所以对自己好一点,别勉强自己,别衍生其他厌恶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之和解,应该是最明智的做法。怕只怕自己把自己逼的走投无路,天都是黑的,人生苦短,何必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