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王国》的阅读之第一讲。
第一讲关于儿童生命的思考和实践。
事实上,在灵魂内,思考是老化的意志,意志是年轻的思考。所以,灵魂之内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老有少的。在人类身上存在着,就连一个儿童的灵魂内都是老成的思考与年轻的意志同时共存,这是实实在在的真相。
这就好象古日耳曼的谚语“给我洗澡,但别把我弄湿了”。
我们一开始说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努力去学习如何整体的,甚至只从外部开始也可以去观察人类。因为生命是一个整体,前后相连,不是只了解这个孩子就好,我一定要了解人的整体性。当我要孩子维持永久的观念,不随着人成长而改变,我就等于不断压抑灵魂成长,要灵魂裹小脚。我们应把教育对象看作是不断成长的,有生命的人类,而不是只去实施个抽象的教育概念。只有当你将人类的生命是我一个相连的整体时,你才会了解到人生的每阶段都大不相同,儿童在换第一颗牙之前与之后是大不同的。
所以,那些大家所谓的乖孩子,一般而言,他们的身体对他们的灵体而言是过重的,灵魂无法支撑肉体。这表示灵体在肉体内不活跃,因为他们的肉体有很大的排斥力。一般而言,所谓的乖孩子都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有排斥灵体的情形。
我们来自灵性世界,灵性是我们的本性。在最初时会有点儿笨手笨脚,因为我们必须去适应那外在的自然界。我们在出生前是与外在的世界完全融为一体的,我们内在生命就是全世界,没有内在、外在这种区分。你定要用这种灵魂之乳的观念来教育这些刚入学的孩子。
1、必要的改革阶段
我们并不是因为改革的狂热才说要赋予教育一个新生命,这背后推动的力量乃是我们整体地感受与体会到,人类在文化的进化上已经走到了必须改革的阶段。
2、对人类的真知
如果谈到人类对灵魂的知识,则完全是一片未开的僵局,与灵魂有关的一切都只有一个名词,完全不知真相。我们只是使用这些名词——“思考”、“感受”、“意志”,却完全不知道它们的发生与灵魂的关系何在。
灵魂之内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老有少地在人类身上存在着,就连一个儿童的灵魂内都是老成的思考与年轻的意志同时存在,这是实实在在的真相。
如果你完全不了解人类,你要如何去改进呢?教师的工作必定要以对人类的认识为基础,所以教师们自己一定要有这样的知识,应该很自然地有人类智慧学中求得。
3、生命是一个整体
在今日,我们再也不能沉睡,必须觉醒,尤其要在教学与教育上下功夫。我们的任务是介绍一种教育,对人类的整体——身体、灵魂及灵性——都照顾到,让大家都能知道并了解这三大要素。
有一个首要条件,就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努力去学习如何“整体”地,甚至只从外部开始也可以,去观察人类。
儿童是什么?儿童还是儿童。重点是我们一定要想“儿童总有一天成年”,你要站在生命是一个整体的观点来看,不能在做儿童教育时就只考虑儿童期,你必定要以他的整个人,整个人生,来判断你该做什么。
4、灵魂与肉体
大家都知道,如果让孩子裹小脚,勉强他穿已经小了的鞋子是很残酷的!但现在大家就是这样对待孩子的灵魂。当我要孩子维持永久的观念不随着人成长而改变,我就等于不断压抑灵魂成长,要灵魂裹小脚!
只有当你将人类的生命视为一个相连的整体时,你才会了解到,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大不相同,儿童在换第一颗牙之前与之后,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你知道如何去观察,去注意每天、每周、每月,这个孩子不定的面相逐渐定下来,渐渐不再笨手笨脚,就表示这孩子渐渐适应了环境,你也就会悟到这个灵魂与这个孩子的身体相互适应了,合为一体,能够运用自如了。
5、儿童与环境是一体的
在生命的前七年中,你绝不能用好奇心去引诱他,而是要用另一种方式,让儿童与你自己融为一体,其实本来就是如此,你真正地活在儿童之内。你一定要让儿童所爱做的一切,好像本来如此,就好像是儿童用他自己的内在本性。
当儿童换牙了,渐渐进入七岁到十四岁这一阶段,你要注意观察儿童是如何渐渐地显出求知欲及好奇心,你要细心地、老练地去注意,好奇心是如何渐渐地融入儿童的生命。
6、“灵魂之乳”
换牙时,儿童开始问各种问题,并且对周遭事物产生好奇心。儿童在此时有幻想,这个幻想的国度要靠你来建造,这项工程就是所谓的“灵魂之乳”的观念。
如果你分开教他们读和写,就好像你喂他们奶时,先用化学方法将奶分离成为两样不同的东西,再分别喂他们。读与写一定要以整体性的方式来教。你一定要用这种“灵魂之乳”的观念来教育这些刚入学的孩子。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读写自动化。当阅读时能够思考,抄写时能够想象,才能够透过阅读和熟悉理解文字后面的深刻含义。
这个观念必须考艺术性的教育法才能达成。这种艺术的气质必须涵容于每一项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