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读了一本书叫《创造时间》,先不要被这个题目吓到,我觉得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我们虽然没办法无故增加时间,但是我们可以使用一种创造时间技巧:挑选、检验和重复的方法,来创造一种更适合你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叫《创造生活》更贴切一些。
它刚好契合了我和小伙伴们最近一个月培养的睡前习惯--睡前复盘,即:决定哪些策略可以延续使用,哪些要提炼或者摒弃。
我们总能看到身边的效率大神,他们勤奋、自律、早睡早起的伟岸身影,觉得自己太渺小。反思自己,今天的自己又精准的荒废了时光,不要慌!
书里提出一个观点,每一天都是尝试的机会!事实上是,效率大神也并非天生如此,自己迭代出来的体系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每次想到人生不能存档重来我就觉得很郁闷,觉得真不好玩。这本书用清单式的方式,给你一条一条做尝试,选择那些有意思的策略。
“创造时间的第一天,建议你每个步骤试用一个策略。一个用来创造重点项时间,一个通过改变对分心物的应对方式来集中注意力,一个用来保持活力。”
一、重点项
当时我看到这句话,感觉实在是太有意思了,这种感觉游戏感十足,把“创造时间”的方式分成三大块,第一是我们必须清楚今天的重点项,把注意力放在令人满足并且重要的成就上。
长期目标有助于引导正确的大方向,但是不容易享受这个过程。短期任务不可或缺,但是缺少中心点就很容易被遗忘。
所以最终,很多前人提出介于长期与短期目标中间的这一环,它叫“重点项”。
好的重点项是听从直觉,选择紧急的、愉悦的或令你满意的事项作为今天的重点项。
二、聚焦
全身心关注当下。
集中注意力,是我们一生不息追求之要务。
这里列举几个聚焦的方式:
1)给分心的事物创建屏障;
2)把重点项分解成几个部分;
3)聚焦歌单;
4)定时器;
三、保持活力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是,它把保持活力一本正经地提出来。
作者认为,如果每天增加精力,那么由于身心疲倦而被浪费的时间就能转为重点项所用。毕竟你不是一个行走的脑子,电力枯竭的时候会感觉自己被掏空甚至抑郁。
所以这时候要懂得给自己充电,让自己休息充足思维敏捷,身体机敏而活力充沛!
作者列举了一堆方式,节选几个 :
1)动起来:20-30分钟的锻炼可以让大脑更好地运作、减压、改善心情和睡眠;从点滴开始,天天锻炼,尽可能地每天坚持。
2)吃蔬菜、水果、坚果和动物;(吃食物,别吃太多,多吃植物)
3)善用咖啡因;
4)注重人际:找让你振奋精神的人聚一下(谈话、聚餐);
5)睡眠;
6)像孩子一样吃零食。(高质量零食,在身体和大脑需要的时候)
7)每周末去森林。
8)冥想。
9)不戴耳机,与人交流,或者安静下来。
四、反思
反思的方式很科学:
1)观察发生了什么;
2)猜想为何如此;
3)实验验证假设;
4)衡量结果,看是否正确。
作者认为,一切事物的科学原理,从WD-40到哈勃望远镜,无不遵循这四个步骤。
作者继续把创造时间分解为三个假想:
“重点项”假想:想想看怎么设置更满足、更愉快、更有效率?
“聚焦”假想:什么事又分了你的神,如何能像光束一般集中注意力?
“精力”假想:想想史前人类是怎么生活的?
作者非常有趣的设计了复盘的表单,我觉得非常靠谱,它非常科学地让生活不会那么无聊,把生活的三个位面配适了87个策略,你可以非常科学的通过实验结果,来测试最适合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毕竟改变管理并不总是容易的,因此,在回顾这一天的时候请尽量带着感恩的心情,即使很多事情不尽如人意,但是你的辛勤努力总会在某个时刻有所回报。
通过这样的小改变,我们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但是这本书更有意思的是,它启发了我对自己更有耐心,对孩子更有耐心。
毕竟我们需要花这么漫长的时间,去了解自己,找到自己保持聚焦重点项方式和保持活力的方式,那我们也可以用更长的时间,却了解孩子,理解他们,陪他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