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到老家,看到屋后的土崖下,一片黄花开得正旺!
那是洋姜的花!
冀鲁之地的乡村,每到夏末秋初,沟边湾沿儿,房前屋后,道旁路边,零零星星的闲散地上,都会盛开一丛丛的黄花。碧绿的茎,金灿灿的花,无论远望还是近观,都煞是耀眼!
洋姜的生命力极强,只要有点儿土让它扎下根来,那就是脚踏实地、生机勃勃的一辈子。不用浇水,不用施肥,甚至压根就不用你管。只要你种过一次,秋后收获时,漏在土里的零零星星的洋姜就够它明年的繁衍和扩张了。一场大旱,哪怕茎叶都枯了,只要有点儿雨,生命的逆袭那是肯定的。说起来,洋姜还真有点像是植物界里“打不死的小强”。
洋姜在我们老家又叫“姜不辣”,新鲜出土的洋姜,无论切丝凉拌,还是清炒,都清脆爽口,入口甜丝丝的。腌做咸菜,更是农家饭桌上的好东西。
洋姜花,更是泼辣得很,开起来大大咧咧,一点也不娇气!“秋风秋雨愁煞人”,一场秋雨,很多盛开的花儿都被迫凋零,匆忙谢场。可洋姜花抖抖身上的雨珠,迎风一吹,阳光下依然又是一副灿烂的模样,好像从不知“憔悴”、“娇柔”是什么姿态!
“啥时候回来的?你娘他们回来了没?等你下次回来,就能吃上姜不辣了!”一声熟悉、爽朗的问候打断了我赏花的思绪。原来是前邻的三妗子散工回来了。
三妗子今年已经七十有二,却腿脚利索,身体硬朗得很。三妗子现在天天去村头的瓜菜大棚打工,一天干满六个小时,能挣五十块钱。据说因为她干活爽利,从不溜奸耍滑,威信高,责任心又强,还被老板委任当了个小工头。
大棚里的活计,最辛苦的是夏季。夏天里,在树荫下静坐着不动还大汗淋漓,更何况是在大棚里劳作?年轻的小媳妇儿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三妗子一年四季地坚持着。
三妗子是娘的远房表嫂,从四十多岁就开始守寡,那时候大儿子刚结婚,二儿子才十四五。三妗子是个要强、豁达的性子,遇到什么事,有苦自己咽,转头笑脸对别人。
如今三妗子也算苦尽甘来,两个儿子都已娶妻生子,对她都还算孝顺。孩子们不让她去打工,她却自己闲不住,坚持去。发了工资她也从不攒着,悉数分给几个孙子、孙女们。用她自己的话说:“钱放着干嘛用?还不如哄着孩子们开心”,“这日子多好啊!孩子们又不让我生气操心,受点累怕啥!”
娘常说,三妗子这大半辈子真不容易,沒一时儿闲着的时候。她的二儿子常年外出务工,二媳妇儿胆子小,她就搬去给二儿媳做伴,一早一晚帮着接送孙子上学,不去大棚上工的时候,还帮着媳妇包饺子往饭店里送。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不在家,她还能顶“半个老爷们儿”。
三妗子和我聊了一会儿,记挂着家里的活计,又急匆匆地走了。农家人没有“退休”一说,什么时候干不动了,什么时候就退休了。
正如眼前这洋姜花,不但泼辣,花期也长,一朵接着一朵,随便一开,就能明媚半个夏天,香透整个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