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如前文所属,臧孙纥对自己的尴尬处境十分清楚,更察觉到鲁国上下弥漫着针对自己的阴谋气息,决定抓住季氏立嗣的机会寻求深度绑定,以避免臧氏被排挤。
这一事件的起源在于季武子并没有嫡出儿子,只好从若干庶子中择一立之:
……季武子无適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按照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当没有嫡子的时候,应该首先选择最为年长的庶子继承,此在 “王子朝之乱”(前519-前516)中曾被作为王子朝一派的理论依据:
……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適,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根据二十三年《传》文,季武子之庶长子是季弥(公鉏),但是可能出于对另一个年幼庶子季纥母亲的偏爱,希望立纥为嗣,这就破坏了 “无适则择立长” 的原则。按照正常规律,此时应该找六卿之一的大宗伯来沟通,但是那样的话就会触及宗法原则问题,所以季孙希望在自己家族内部解决:
……访于申丰……申丰趋退,归,尽室将行。他日,又访焉,对曰:“其然,将具敝车而行。”乃止……(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氏的家宰申丰对于废长立幼坚决反对,并且以出走为要挟希望季孙停止这种做法。于是季武子另辟蹊径,请和自己私人关系良好的 “智者” 臧孙纥出主意解决。于是臧孙在季氏家宴上导演了一出反客为主,强行立季弥(季悼子)为嗣的闹剧:
……季氏饮大夫酒,臧纥为客。既献,臧孙命北面重席,新樽絜之。召悼子,降,逆之。大夫皆起。及旅,而召公鉏,使与之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此举有得有失,成功之处在于一举实现了季武子立季纥的希望,同时一旦将来季纥(季悼子)接任,那么臧孙就是其夺位的功臣。不过也有失败之处,就是彻底得罪了原本应该继承季氏之位的季弥(公鉏)。
为了补偿失去家主之位的季弥,季武子给予其相当程度的物质补偿,使得公鉏氏 “富于季氏”,并且安排其出任 “左宰” 也即少宰一职。虽然不入六卿,但是能够接近国君日常起居,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与季氏配合操纵鲁国朝政。同一时期担任公右宰也即大宰的先后为郈成叔与郈昭伯,与臧氏同样出身 “孝族”。可见季、孟从根本上还是在处处牵制 “孝族”,并非真的与臧孙亲密无间,只不过适当时候利用一下而已。譬如在季氏的立嗣事件中,季弥(公鉏)不敢为此怨恨季孙,但是却时时刻刻惦记着对臧孙进行报复。
臧孙纥自作聪明地认为与季武子、悼子父子实现了利益绑定,实际上却成了其废长立幼的替罪羊。很快,当仲孙速(孟庄子)突然疾病快要去世的时候,左宰季弥(公鉏)就抓住了另一个 “废长立幼” 的机会,并给予臧武仲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