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接到老家电话,妻子的奶奶去世了。我和她得赶回去参加葬礼。
而这几天母亲正在我这边住院。听到消息,有点左右为难。母亲却坚持说:我自己能自理,老家规矩多,你们赶紧回去,不要失了礼。医生说确实也没事,只好让母亲一个人呆在医院,我们匆匆赶回老家。
几天前和母亲通电话,闲聊几句后,她问我,这几天忙不忙?我好像听出些什么,就说,不忙。
母亲说体检发现有点心肌缺血,而且耳鸣也厉害了,要是不忙,她想来我这边再检查一下。我说,那我去接你。她说,一来一回又要耽误时间,还是让你妹送我吧!
七年前,母亲六十岁。我和妹妹的孩子也都上了学,她本该开始享受安逸的生活了。可也就是那年,我陪她体检,查出了糖尿病。
糖尿病倒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身边好多亲戚、熟人得了糖尿病后,如临大敌的有,不管不顾的也有。母亲的态度是要当回事,也坦然面对。
每天晚上九点打一针胰岛素,母亲把握的时间误差不会超过五分钟。无论在家里还是出去吃饭,绝不由着自己的喜好,吃到半饱,就再也不吃一口。本无运动习惯的她,每天散步一个小时,风雨无阻。
母亲上学不多,但读书看报没有问题。她收集了厚厚一摞关于糖尿病的剪报,自己还买了个小本子,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次测量血糖的数值。
母亲的性格安静、坚韧,坚持做这些,对她来说都不成问题。可我知道,她近乎虔诚地认真去做这些,并不全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她说:你们在外面都忙,现在孩子大了,我帮不上你们什么了,尽量不给你们添麻烦!
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一定就是母爱了。母亲为了养育我们,倾尽了她的所能;当她觉得已不能再给予的时候,又选择以这样不求回报的方式,继续着对我们深沉的爱。可以说,她是这个世界上,真正以我们的幸福为幸福的人。
在母亲刚查出病的时候,我还有些担心,怕母亲心情不好。后来看到母亲心态不错,血糖控制得也很稳定,而且还有妹妹在老家照应,慢慢地,便不再把母亲的病放在心上。后来母亲又办了慢保,连针药都是她自己定期去买。想想这几年来,除了陪母亲体检,我真得没为她的病操过心。
妹妹早上把母亲送到后,我就让她回去了。提前一天已通过微信挂了号,找大夫看过门诊,又转到了病房。上午安顿好住院,各种检查已经做不上了。下午做完B超,母亲就催着我快回单位,嘱咐我千万别耽误了工作。
单位里确实还有些事。好在我的工作还是有弹性的。我跟领导请假时,商量的结果是,医院、单位两边兼顾好,别耽误工作就行。四点回到单位,下班前赶出了一个材料,又核审了当天的公文。回到家,妻子已做好晚饭,简单吃了点,赶紧去给母亲送饭。
晚上九点做完CT检查,母亲坚决不让我在医院陪她,可我觉得让她一个人在医院,心里总不是个事。她一再坚持自己就行,我陪她说了会话,也就回家了。
第二天检查结果出来,还就是糖尿病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心脑血管都有些变化,导致心脏和脑部都有些缺血。近期的危险是没有,打针调理一下就行。可以后需要加药了,也要更加注意了。
老家的葬礼也开始移风易俗,可我们还是需要呆上两天。昨天晚上和母亲通了电话,她说一切都好,白天打完针,还到医院附近逛了逛。医院的配餐也不错,吃得也好,让我别担心。
其实我也知道,母亲的病是慢性病,不会有什么紧急的危险。医院的大夫也认识,她们会照顾好母亲。可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自己住院,只那份孤单,想想也让我不安。
忘记在哪里看过一句话,大意是:没有压力的抚养和赡养是一种享受亲情的幸福。也许,我以前享受的就是这种幸福吧!
母爱是一种天性,爱父母是一种人性。人性是要接受考验的。有压力的赡养才是对孩子的考验。
昨天回来,看到岳父衰老了许多。他刚刚送走自己84岁的老母亲。几个月来,他和妻子的叔叔、姑姑们日夜守候在病床前,真正尽到了做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了母亲人生的圆满,他们也赢得了自己后辈们的尊重。
我不介意把两件事情放到一起说。毋庸讳言,母亲的年龄越来越大,对于疾病,已做不到再像以前那样从容应对,她越来越需要我们的照顾。
以母亲的心思,她最痛苦的,倒不是自己的身体,她还是怕给我们添麻烦。
我平时和母亲是无话不说的,却从来没有过当面的表达。今天回去,我一定要对母亲说:妈你别怕麻烦我,能伺候你是我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