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看似怀念,实则是讲述对自己的深情。
失恋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不管是被分手的那个,还是主动分手的那个,其实都会有一定的创伤。
但一辈子那么长,我们真的会很多次要面对失去。
即使是最亲密无间的伴侣,也会因为不敌岁月,因为死亡有人先行退出。
所以学会告别,也是爱自己的一种方式。
告别是一种仪式,是心灵上的一次割舍。我们可以给自己时间,去完成这个过程,就好像我们的父母,给我们时间等我们长大。
周末晚上,在家里做了三个小时的手工。
把厨房裸露在外的柜板,都贴上了外衣。装饰了一个旧鞋盒,一个用过的塑料罐子,四个装花花草草的罐子。
把旧鞋盒改造成收纳盒,已经尝试过好几次,所以很有经验。确定一条边后,顺着盒子的边贴双面胶,一个面一个面的抹过去,又快又好又漂亮。我沉浸在这个过程里,完全忘记时间,也对周围的存在感觉很浅。
然后,不知不觉。感觉就去到了某年冬天的某个下午。
也是这样很安静。
他用做完茶台的小木头,做了一把木勺子。
太阳很好,透过他背后的窗户照进来。
逆光中,他穿着一件普通的陈旧的针织T,坐在那里,一刀一刀,慢慢的削。有时候,他会轻轻的调整角度移划小刀,然后勺子和勺柄之间,过渡的那个弧度就慢慢的出现了。
我坐在旁边,脚底下生了一个木炭炉子,他沉迷在他的勺子里,我看着他,桌上泡着茶,茶气氤氲,我们偶尔说说话,大部分时候沉默。
四个小时过去了,那块丑丑的貌不惊人的木头疙瘩,在他手下,被一把平常我们用的美工刀,慢慢的变成了一把好看的,有着自己弧度的勺子。
接着听见磨砂纸细微的沙沙的打磨声。完成后,他用手细细的揣摩着那把勺子,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打量,仿佛那是他特别心爱的姑娘。
有一段时间,我整个人在极度的焦虑不安中,常常很难安静。所以经常会跑去看他干活。有点像缺氧的人去吸氧,很贪婪的大口呼吸,享受那难得的短暂的平静。
我一度以为他是我的安神药,只要拥有他,我就会拥有安宁和平静。
所以就一直赖在他旁边。不管被拒绝也好,打击也好,嫌弃也好,总之就是赖着,直到终于被接受。
但当他带我去融入他的圈子,认真的和我商量,安排去见父母的行程,我再度情绪爆发了,我感觉到自己有很多害怕。
那段时间,即使他切切实实就在身边,也完全感受不到他的存在。
我最终在这段亲密关系里逃跑了。
一度很消沉,醒来后才发现,最终要面对的,是那个不够好的自己。
面对内心深处,那么深,那么深,感觉自己不够好的感觉。
面对内心深处,那么深,那么深的恐惧。恐惧婚姻,恐惧生孩子,恐惧感情的不确定性,恐惧背叛,恐惧不被爱。
深到差点崩溃。
很多年以前,在经历过婚姻的破裂和情感的幻灭后,我对自己说,以后再也不要过心,所有的事都过脑子。
我用很多的技巧把心包裹了一层又一层,多到我以为我可以不用心,就凭大脑去搞定一切。这些年,我不停的去学习各种技能,提升大脑的战斗力。
只用脑子不用心的副作用是,我对于快乐的感受也停留在大脑里,而且我甚至自己都没有察觉。
所以即使面对失恋,也可以笑着说,没关系,Who care!我值得更好。
对很多事情的感受,我也可以控制在7分就够了。
你给我桃子,我回以李子,觉得Okey,这就是礼尚往来,感情也一样,可以在天枰上称出付出,彼此平衡。
我觉得这样就很好。
所以当我发现,即使拥有一个我心目中完美的恋人,也无法驱散内心深处那种不够好的感觉,我就崩溃了。
到最后,避无可避,我各种办法用尽,发现除了面对,再也无路可逃。终于明白,有人对我说,“他就是你最好的功课”这句话的意思。
他是我最好的功课,不是表示他是我理想中的伴侣,而是,他的出现,让我看见,我在这段关系里需要成长的部分,或者觉知的部分
借由他,我终于开始看见我的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感觉,看见我对不被爱的恐惧。然后开始练习接纳。
从曾经焦虑不安什么都没办法做,到可以安静下来做三个小时的手工,看着不起眼,我其实走了很多年,内心感觉好像已经走过了千山万水。
就好像,在制琴十年的磨练修复中,李宗盛终于和自己和解,做一个凡人。接受人生的无常,接纳生命的不完美,然后“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
我也曾经那么想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在感情的世界里,很追求我在你眼里,就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一路很艰辛,很挫败,常常痛苦不安焦虑不堪。
当我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其他每个生命的独特性,我才知道,不管我做什么,既不会变得比任何人多,也不会比任何人少。不管我今天身处哪个位置那种状态,都不是因为我比别人更好,或是更差,而是就在这里,是最适合我成长的地方。
所以,做一个一日三餐都不能少的凡人,多好。
“非凡”就是“非常平凡”,比其他人还要再平凡一点。“开心”就是“把心打开”,让别人可以进得来,也允许自己可以出得去。而深情就是,在一起的时候好好爱,分开的时候,在不被人瞩目的时光里,替全世界照顾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