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猴休却俗愿,不为世人名利欲念捆缚,一心寻仙访道,求长生之术。
他遍历南瞻部洲,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人类社会上下五千年,代代轮回,充满现代感、实现全球化的信息科技社会,剖开外衣,人心所求何曾冲破这二字?古人可能尙有情真者,只为性情相交,现代人感情也早成交易,名利场中打滚,一生不得安宁。
看他辞为: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眠迟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记得求学时代,处处要争第一,初中至高中,六年时间,早晨5点起床早自习,晚上11点睡觉,努力读书,只为了每次的考试排名。每次排名心中七上八下,升一位欣喜若狂,降一位如坠冰窟,名利心如妖魔,磨人害人,叫人身心不得自由以至如此。所谓求学为求知,可求学离求知似乎越来越远,求学只为高分名校,求知又放在哪里?不为求知的求学目的只剩下名利心,虚耗生命,读至硕士仍然身心空洞,毫无根底。
成年后开始为衣食耽劳碌,工作日日奔波不停,心中只忧虑钱财不足,为恐惧与不安所驱策而日夕劳作,工作中饱受人事交煎,身心可曾一日泰宁?光阴易逝,人至中年,看身边许多年轻、年老者多因种种病缘祸缘失命,又何曾认真思考过自己这一生身命之安何在?
及至有了儿女,人多要求得一个“好”字,要儿女双全,更要儿女富贵显达,为此不惜拼却身家性命赚钱、换房、入名校。一生求学、求功名、求事业、求儿女,晚年疾病缠身,老病交煎,一生就此耗尽。
同样的辞意《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更闻名: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勘破名利第一关,方可息心求道得自由。神仙是何等人物,“只居住在古洞仙山之内”,居家净洁、身心简朴、清淡饮食、日日好眠即是神仙日子。歌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
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
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
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
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你看神仙也需营生,一份简单工作,聊可延生,无需机谋巧算,不需担忧荣辱,闲时云边谷口徐行、秋高对月高眠,恬淡延生,友皆清淡,同修性情,这便是世间神仙。
苏轼便有几份神仙性情,看他词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份洒脱自由唯仙家所有。
同类知音,美猴王听樵夫这词便满心欢喜:”神仙原来藏在这里!“原来石猴在南瞻部洲参访仙道八九年余,都无缘得遇,只遇到不脱财色名食睡、为利欲熏心的腐臭之徒,听到这清新神仙词卷心中便知这离自己所寻之处便是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