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
采铜的这本《精进》在出版市场上十分火热,根据亚马逊的年度图书销售统计,《精进》位居2016年度纸质新书榜第七位,kindle中文付费榜第九位。
本书从怎样对待时间,如何学习,怎样作出选择和修炼思维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告诉了我们如何快速提升自己,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今天通过拆解收益半衰期理论,来帮助你将精力聚焦在那些帮助你快速成长的事情上。
I 拆书法的第一步,阅读原文片段。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1、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2、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3、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4、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最喜欢做的、做得最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但是长半衰期的事件效益可以累积和叠加。即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成为奠定未来成功的一块小小的基石。
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选择无能:就是指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左顾右盼,在犹豫不决中寸步难行。
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
而这些状况,都可能用一条简单的行动规则来改善,我称之为“采铜法则”: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2.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II 拆书法的第二步,用自己的话来转述原文。
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做有两个角度,一是这件事情能不能让你爽,二是这个事情带来的收获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
我们生活中的事情以这两个角度的不同组合,通常可以分为四类:
既让你爽,又能带来长期收益的事件,比如说在“心流”状态下钻研学问、找到Mr./Ms. Right
让你爽但是无法带来长期收益的事件,比如说玩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不太爽,但是能带来长期收益的事件,比如读大部头的经典
不太爽,又不能带来长期收益的事件,比如在街上跟人骂架、漫无目的刷手机
而我们生活中常常做的是很爽但是对长期来说并无太大帮助的事件,以及不爽还对长期无太大帮助的事件。反思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是不是常常沉溺于游戏中不能自拔?我们是不是总在深夜漫无目的地刷手机,直到无聊地睡着,手机掉到脸上把自己拍醒?
而对于长期成长有助益的事情,我们则做的很少,想想你上一次啃大部头的经典或者为了学一门技能而苦思冥想是什么时候?半衰期长的事情,哪怕每次只做一小点,经过长期的积累,也可以让我们不断精进,终有一天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而现在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都被切割成碎片,我们更多关注的也是如何更快地成功,这些都使得我们容易产生两个无能,而这两个无能都是阻碍我们成为“高手”的绊脚石。
一是选择无能,我们是不是常想做这个的时候又同时想做那个?我们立下写作目标的时候,又想要做出漂亮的PPT,你是不是在写作和学习PPT制作之间犹豫徘徊,考虑哪个能速成,哪个更能让你快速成功赚的盆满钵满?
二是执行无能,你明知练习写作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动手写,不如先刷会手机吧,再喝口水吧,或者再玩五分钟小游戏……
面对这两个问题,我们的对策就是每天坚持做一些长期来说收益大的事情,而不用考虑爽不爽的问题。这又回到培养习惯问题,如果你要学英语,务必给自己养成每天背几个单词的习惯,或者你也可以通过玩英语小游戏的方式来背单词。
而且你不必总想着去做那些会让你将来特别牛逼的事情,比如每天苦哈哈的练习写作,希冀着有朝一日迈入作家福布斯排行榜。其实你可以去旅旅游,虽然旅游在当下看起来不紧急不重要,但是却可以让你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开拓眼界,为你更积极、精力更充沛的面对生活打下基础。
III 拆书法的第三步,请回忆一下自己的过往经验,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上述片段中描述的成功或者失败的事情。
我在生活中常遇到这种选择无能。比如说前段时间想要学习手绘,刚画了两天又觉得夏天到了应该做做运动塑塑形,所以就扔了手绘去跑步,但又三不五时想起被搁置的手绘教材,所以时常左右徘徊,哪个也不能专心执行。
其实,我们生活中所说的三分钟热度也跟我们所说的选择无能息息相关。
最近立下日更的目标,但是白天即使有时间也是刷手机、聊微信,每天不拖延到傍晚就不肯安心坐在电脑前更文。实在是严重的执行无能。
IV 拆书法的第四步,思考我会如何应用这个片段的知识点到我的实际工作生活中去?
其实拆解这部分内容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会判断何种事情值得自己去花费时间,并在这种价值判断的指导下规范自己的行为。
进行思考,明确自己想在五年或者十年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了要求,我们才能有努力的方向,才能有进益。
制定周计划和日计划,提前做好规划,避免我们产生选择障碍,也避免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找借口拖延。而且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的养成早起、阅读、健身、学习某项技能的习惯,借助好的“行为惯性”来减少我们做长半衰期事情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