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实践内容:
使用扣子搭建文档总结智能体
首先分析题目,对文档进行总结,需要分成三个步骤:
- 输入内容。本案例中就是输入文章,文章可能存在多种格式,比如图片、word、pdf、网页链接、PPT等形式;
- 读内容。就是提取输入的文件内容,对内容进行解析,提炼和总结;
- 输出内容。根据上一步的读取,生成最终的结果。
完成分析后,进入实践阶段。
1、新建应用
第一步:打开扣子,新建应用。
创建时有两种选择:创建智能体、创建应用。
创建智能体:适用于搭建对话。
创建应用:适用于搭建包含用户界面的完整应用。
由于本次实践涉及界面显示,可以选择通过「创建应用」来实现。
2、创建模板
第二步:选择已有模板或者新建空白应用。
如果选择空白模板,意味着整个工作流需要自己从头到尾完整搭建;而如果选择已有模板,就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先把别人的工作流 copy 过来,再根据自己的定制化需求进行修改。
如果对模板不了解,可以预览模板,看看每个目标具体功能是什么。例如预览一下「文章写作助手」。
发现其主要功能是「演讲稿撰写」和「读书报告」。本例中,我们的目标是「搭建文档总结智能体」,最好找一个文档相关的模板,因此选「文章写作助手」模板进行二次创作。
3、工作流
当使用模板后,进入工作流界面。
这里可以看到有 2 条工作流,分别为「报告」和「演讲」,分别对应之前预览界面看到的「读书报告」和「演讲稿撰写」。
整个过程就是调用不同组件,搭建一条工作流。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需要「输入—解析—输出」。先看「报告」,工作流设置了四个组件:开始、LinkReaderPlugin、大模型、输出。
开始
工作流的起始节点,用于设定启动工作流的信息。
把开始节点的输入修改为 title
和 URL
。
URL
必填,是待总结页面的链接。
title
非必填,用于填写页面的主题。
LinkReaderPlugin
当需要获取网页、pdf、抖音视频内容时,使用此工具。可以获取 url 链接下的标题和内容。
该节点的输入是上一个节点的输出,把该节点入参的 url 设置为上个节点的 URL,prompt 设置为上个节点的 title。
大模型
调用大语言模型,使用变量和提示词生成回复。
类似的,把上个节点的输出,传入到该节点的输入。但需要注意的是,大模型节点需要填写提示词。
所谓提示词(Prompt)就是用于与人工智能交互时所提供的输入指令或关键词句,来指定AI(特别是生成式AI)应该执行什么样的任务并生成什么样的输出。例如:
角色:报告写作专家
擅长深入理解文献,写作读书报告
技能:
根据用户输入的报告主题&内容,用markdown语法,用尽可能详尽的方式,生成一篇读书报告。
用户的报告主题: {{zhuti}}
用户的文献内容:{{content}}
注意:
不要生成无关内容。
提示词是与 AI 沟通的桥梁,能够让 AI 理解并据此做出反应或生成创造性内容。通过精心设计和优化提示词,可以更有效地利用 AI 工具完成各种任务。
输出
工作流的最终节点,用于返回工作流运行后的结果。
4、试运行
工作流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看看是否符合预期。点击「试运行」,左侧出现输入框,填入需要总结的页面链接。
试运行结束后,可以看到每一步的输出分别是什么,查看结果,是符合我们预期的,输出了对页面的总结。
4、用户界面
工作流设置完成后,就要对用户界面进行设置。这一步就是在做用户界面设计,扣子提供的是所见即所得的组件拖拽功能,将各不同组件按照最终呈现的样式就行组装。
将组件组装后需要对组件进行内容填写,在右侧框内,将与组件中对应的输出内容处,填写对应的工作流,意为此处是工作流内容输出后在此处呈现。
若操作界面中含有点击事件,比如按钮,通过点击后有响应,则属于此类。需要对按钮进行事件配置。
完成设置后,可以点击右上角预览查看用户界面设置效果。结合业务逻辑,通过试运行查看工作流是否有错误,无误后,可以选择发布。至此,文章总结助手的智能体搭建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