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个人
时间过去,在孤独里饱满,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宇宙,人来人往,事成事败,不妨一个人慢慢走。自此不会陷于厌倦,也不再责怪生活的遗憾。—陶立夏
知道陶立夏,其实是一个偶然的时刻。那日在书店看荞麦的书,书里写到她喜欢的作家陶立夏,写她放满了书的家,写她给人慰藉的文字。我想象着那是怎样一个温润饱满的女子,当时就在书店阅览器上搜索她写的书。
她的每本书对她的介绍都很简短,陶立夏,翻译、作家、摄影师。已出版作品《分开旅行》、《岛屿来信》、《把你交给时间》、《练习一个人》,译著《夜航西飞》、《一切破碎一切成灰》等。仿佛是她极致精简但却丰盛的写照。我从看到她的书那刻,便被她吸引,一本一本读完她的书,沉浸在她的文字里,畅游在她书写的世界里。自内心深处开始喜欢上她。
她在对自己的介绍里写到:享受深夜写作和相机对焦的瞬间。在这种无人可分享的自由体验里,世界无声无息就在眼前清晰起来。多少次,自己也有过在夜里无助时写下的带着各种情绪的字字句句,把它们当作出口,想念那个藏在心底的人。
多少次,告诉自己终于又回归到一个人,接受并承认这样的事实才是当下的责任。可是,总有无法说服自己的时刻,总是无端沉浸在过往的悲伤中,经常与自己拉扯,陷入困境。
那天看《练习一个人》,书里陶立夏写到:分别的梦境里,我一再回到那个清晨,看着我们在风中道别,中间隔着两手宽的距离,但飘扬的衣角出卖了我,道出内心对你热切的向往与不舍。
看到这句话,我突然开始原谅自己,原来关于离别关于失去,我们都是真切的悲伤着。我开始承认对他的想念,那些曾经以为再也好不了的伤,可如今,仍然会有莫名的失落,却不再执着。我一直无法正视自己的孤独,把它归咎于他的离开与缺席。直到现在才明白,孤独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你无法责怪一个不爱你的人的离去,因为不爱已是充分的理由。
然后看到陶立夏写到:其实我早已习惯了这种孤独,这些年来它没有摧毁我,当然也没有成就我。它只是一个很好的伙伴,教会我如何沉默,怎样遗忘。它也教会我看顾自己的心,像照料一堆风中的火。
她用旅行治愈,她曾定义旅行是盛大的逃离。我看着她的文字,一点一点得到救赎。我一个人去了曾经想要他陪着去的云南,一个人站在洱海边把风吹尽,把海的味道闻遍全身。一个人去爬了高反严重的雪山,在极尽眩晕缺氧的那刻,放下一切肆意的让想念疯长。
从前一直在等待,等待他的时间,等待他的陪伴。那么久之后,才发现自己在做他生活的填空题。以为所有的等待终会在某一天以盛大的转折而有所不同。而此刻,陶立夏告诉我,“等待”这门技艺的诀窍是:学会放弃。
想起过往的种种,那些他不回应的话语,不专注的神情。才自心底深处明白,我不在他的生活中,从前迟到,没来及早一步进入他的生活,此刻已是旁观者,站在离他最近的地方看着他的生活。米兰·昆德拉说当两个人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的生命乐章已经差不多完成。就像此刻的我和他,他早已开启生命的另一阶段,转身去往属于他的那片星空。而我,能做的只是留在原地,学着放手。
关注他太久太多,在意他的心情与点滴琐碎。经常跟随他的步伐,以为可以快一些抵达。却从未认真关注过自己。而现在,是时候好好照看自己的生活,好好看顾自己的心。世界很大,但终究需要自己去感知。
我知道,还是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遗忘对他的想念。他微笑的眼睛,他周到细致的体贴,他描绘的未来,还有他迷宫一样的心。
但也知道,我开始学着把他放在平行时空里。开始接受一个人的生活。曾经坚持守护一些知道不会到来的事情,此刻,把心打开,允许那些坚守不攻自败,与自己和解,在时间里慢慢成长。
生活盛大又无常。你终会明白,任何事都可以努力,唯有喜欢一个人,仅凭努力是不够的。而那段努力的时光,其实已是最好的时光。下一站,你仍要心生向往,果敢无畏。
一个人,慢慢走,也可以饱满而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