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对神话感兴趣,无论从民族文化特性、心理学还是精神分析层面,神话对人类整体及个人十分重要。对于客观世界和现代科学思维的关注,导致我们离自己的神话系统越来越远,它们变成遥远不可及、模糊不清晰、和现实生活不相干的传说。
之前看《活着的女神》一书,觉得古欧洲神话体系中的女神故事是有意思的。而我们自己神话中的女神都有哪些成员?其中谁是极具影响力的、她们和欧洲古代女神们有没有共通点、是否也经历了地位变化,这些都是吸引我的部分。
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之类的古书和一些少数民族传说中,我们读到很多耳熟能详的上古女神,当把她们作为整体进行观察时,会出现很多被我们忽略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理解神话背后的意义,是关键的。
创世大母神
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神话中,没有男神,具有创世功能的大母神是远古中国人的最大神明,当然这与早期母系社会的结构有关,也与当时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有关。在中国女神排行榜上,女娲和西王母是最重要的两位创世神,虽然在后世的演变中,女娲和西王母分别有自己的伴侣,但究其源头,女神们是遗世独立的创世大神,那时候,男神们还没有诞生和登场呢。
女娲
神话来源:中原系
身份:创世神,集天神、地神、人祖三重身份于一身
外貌:人首蛇身
功绩:造人、别男女、定婚姻;补天;造人类首件乐器“笙”
对熟悉的女娲故事暂且不表,说点好玩的细节。女娲最早是地母,原因是地神的地位曾经高于天神,而当被困于生活的原始人懂得看天,天神才出现。后来天神地位高于地神,女娲便又具有了天神的特质。
女娲造出富人和穷人,还造出残疾人(女娲用簸箕铲小人时铲断了胳膊和腿,导致出现残疾人)。至于女娲为什么用泥土造人,有研究认为这和原始人的制陶业发展有关。而在四川白马藏族的神话故事中,女娲造人并不是一次成功,而是经过几次失败实验(比如身高只有一寸的人、眼睛竖着长的人、过于高大的人)后才造出各方面都合适的人。
人类分男女并且有了婚姻制度也是有由头的,原因是女娲早期造出的人太脆弱,制造的数量赶不上因各种缘故死亡的数量,女娲便把人分为不同生理构造的男女,人类依靠自身力量繁衍下去,女娲就不用那么忙碌了。
女娲制造了中国神话中世界上的第一件乐器“笙”,目的是促进种族繁衍。
西王母
神话来源:昆仑系(非中原系)
身份:掌瘟疫刑罚,主生死,生死神
外貌:人形,虎牙、豹子尾巴、戴鸟羽毛头饰,擅长啸叫
法宝:不老药、长寿仙桃
关于西王母生死神身份的探讨,我在之前一篇文章说到过,她掌管着长生不死之药,在后世神谱中地位崇高。大羿从西王母手里讨了不死药,嫦娥吃了两人份,飞向月宫。昆仑系神话中的西王母后来进入中原华夏系后,被道教融合改造,给她配了个夫君叫玉皇大帝。
但在汉代某些故事里,西王母的伴侣叫东王公,他们每年在约定的时间登上超级巨鸟“希有”的翅膀,在它背上见上一面。这可能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前身之一吧。
日月女神
在创世大母神之外,有一类女神,她们是太阳和月亮的母亲,地位仅次于创世之神。太阳和月亮在空中的形迹,导致了四季变化,它们对古人的劳作生活有重要影响,日月之母在神话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羲和
身份:太阳之母
神话来源:东方殷民族
生下十个太阳的羲和是太阳之母。太阳兄弟是十只长有三条腿的金鸟,羲和将他们在甘泉中洗净,然后她每天驾着由六条龙牵拉的天车、拉着当日值班的太阳儿子沿着天空奔驰,剩下的九个太阳在东方扶桑树下休息,每个太阳各当班一天,循环一次为一旬。远古时期的羲和,是具有创世神格的大女神,十个太阳有生母无生父,体现了母系社会的特点。当神话进行历史演变,羲和变成了黄帝手下的天文官,性别也变为男性。
常羲
身份:月亮之母
神话来源:东方殷民族
羲和之分身常羲,十二月亮之母,可谓月亮女神。她将十二个月亮洗净,给每个月亮排班,每个月亮值班一月,十二个月亮遂为一年。月亮的样子不是我们以为的球体,它的样子是银色小蟾蜍,当小蟾蜍鼓起肚子月亮就圆了,而瘪下肚子月亮就成了细钩,每只月亮的肚子完成一鼓一瘪的一次长呼吸,人间便过去一个月。月亮周而复始阴晴圆缺,成为古人心中能死而复生的不死之神;而蛙、兔之所以和月亮有关,也因为它们都拥有超强的生育能力,月亮的女性特质由此延续至今。月亮女神常羲在后世也一同被归为了黄帝的男性天文官。
生下天帝之子的女性
神话中的此类女性,严格来说我认为并不算女神,但因为她们生下天帝之子,儿子们分别成为不同重要氏族的祖先,母亲便也算是可以列入神位的女性吧。
邹屠氏
身份:帝喾(kù)之妻,“日母”,有些许天神基因
神话来源:中原系
蚩尤族后人,帝喾之妻,梦见自己一口吞掉太阳,之后生下一个儿子,然后陆陆续续做同样的梦,一共生下八个儿子,即是八个太阳的人间化身。邹屠氏的“日母”地位类似羲和,可能是羲和神话的变形。邹屠氏梦感生子,也是母系神话遗存。
姜嫄
身份:人间女子,帝喾之妻,周朝之祖
神话来源:中原系
一脚踩在天帝留下的脚印上,生出儿子—神农氏之后的农神—“后稷”。后稷的第十四代姬昌夺得中原统治权,建立周朝,姬昌为周文王。姜嫄是周朝的源头,儿子同样是自性繁殖而生。
简狄
身份:人间女子,帝喾之妻,商民族之祖
神话来源:中原系
北方有娀(song,一声)氏有一对漂亮姐妹,帝喾因对姑娘的美丽天真产生兴趣便派燕子看她们,燕子飞走后,两姐妹中的简狄吃掉了燕子留下的蛋,后来剩下一个男孩契,契帮助大禹治水,后被封在商地,产生商族。契的第十三代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商民族敬奉燕子(玄鸟),应该就给简狄留下鸟蛋的燕子有关,简狄便成为商民族的始祖。
庆都
身份:人间女子,天帝之女,帝喾之妻,尧之母
神话来源:中原系
三河之南的陈锋氏族中有个女儿叫庆都,她从巨大雷电之下、浸润了血的大石头中诞生。二十岁时,一条红龙来到她身边,庆都与红龙结合生下儿子尧。人们传说庆都后来做了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尧便也成了帝喾的儿子。帝喾死后传位帝挚,帝挚无能,尧二十岁时接替异母哥哥做了天子。和姜嫄、简狄、帝挚之母娵訾(jū zī)氏来自北狄、东夷不同,陈锋氏庆都是堂堂正正“中原系”,因此在神话中得到了圣母的地位,在主流文化中得到纪念,而其他几个女子只剩下名字和简单故事。
其他诸女神
在我们的神话体系中,有一些女神代表了美,掌管着爱情、子嗣、战争等等,分管人间不同的事物。好像能力有大小,术业有专攻一般,在第一梯队万能创世大女神、第二梯队日月之母之下,还有第三梯队—世俗化的专业女神。
湘夫人:非中原系女神。在《山海经》、《楚辞》中有记载,是湘水之神,“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山海经》)。
少司命:南楚女神,表面像爱情女神,实则为子嗣之神,也是儿童的保护神《楚辞·九歌·少司命》中有精彩描写。
嫦娥:她是我们最熟悉的月亮女神,她从羲和、常羲演变而来。嫦娥和大羿的情感纠葛、吃掉仙药后“奔月”的故事,被一代代大人讲给他们的孩子。
瑶姬:和精卫一样同是炎帝的女儿,又称云华夫人,非中原系女神,尚未成年便死去,是求爱求欢之神,早晨化作朝云,黄昏化作暮雨,“巫山云雨”便是由此而来了。
宓妃:我们从曹植《洛神赋》知道宓妃,以为她指代曹植的嫂子甄氏,其实宓妃是洛水女神,传说是伏羲的女儿。《洛神赋》中的文字,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女性古典美的至高理想。
九天玄女:东夷女神,人面鸟身,不折不扣的战神,她手持宝剑、八卦盘、照妖镜等,是一切兵书阵法和军事韬略的始祖,传说帮助皇帝战胜了蚩尤,是个有上古神话传承基础的女神。在后期历史演变中,九天玄女被加上浓厚的道家色彩。
素女:音乐之神;向黄帝传授《素女经》的女神。素女名称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她作为音乐女神出现。
与女神相关的动物
当逐一了解这些女神时,发现和女神同时出现的动物,主要有蛇、蟾蜍(或蛙)、兔子、鸟。蛇与死而复生的主题有关,蟾蜍兔子与繁育相连,鸟类主要代表古代氏族的图腾。在原始人类的世界中,生育是最重要的事;世物的生死周期循环代表着古人的宇宙观;而鸟类作为图腾,我猜是代表一种超越自我的向往吧。
中国女神的地位流变
横向看,中国神话中有众多女神,她们各司其职;纵向观,随着历史发展,她们的身份不断发生变化。细心留意之下,中国女神的纵向发展发生着和古欧洲女神相似的身份地位流变。女神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统治着天上和人间的所有活动,直到人类社会结构开始改变,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神话中出现了男神。在过渡期,男神和女神地位平等;当父权彻底压倒母系结构时,男神称霸,女神的地位降低,或降为男神配偶,或消失不见。
创世大母神女娲在后来的神话中有了个伴侣叫伏羲,而在另一些神话中,女娲伏羲是兄妹,大洪水后成为仅剩的人类,他们成为人类再生的始祖;西王母也有了东王公,后来还成了玉皇大帝的妻子—王母娘娘。日月之母,羲和与常羲,更是被转变了性别,两个女神仅剩下听起来略微陌生的名字。
中外神话中女神的地位变更,除了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外,我觉得也跟人类自身意识的发展有关。在远古时期,人类将自身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用直觉、感性体悟世界,族群的生存和人类繁衍占据重要位置。女性,代表着显著的生殖之身,而感性和直觉等感受力天然与女性气质相连。母系社会,代表一种内倾感受型的早期人类意识发展阶段。而当意识开始发展,人类逐渐有了理性思维,便开始进行有目的的思考。构建有规则的社会秩序、将自己和周围自然万物区分开、女性气质受到抑制而男性气质得到推崇,代表理性的太阳取代了代表感受力的月亮,阳性男神战胜了阴性女神。从女神到男神,正是人的关注点从向内变为向外、意识从感性体验到理性思考的变化过程。
在此之前,我认为中国神话里的女神繁多且杂乱得无章可循。经过大致了解,虽然无法面面俱到,但还是能从其中的代表人物身上刻画出她们的整体轮廓。得出的感慨是,神话远不是故事那么简单,它们与我们内心深处的距离并不遥远。当我们开始关注自身,关切自己的心灵时,那些神话中的身影可能化成不同的分身,再次浮出水面。
灵感来源:
《诸神纪》
作者:严优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