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得到”,发现里面的专栏作家互推打广告做得太多,弄得我有点烦,不过烦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作者和一本有意思的书,就是这本:《万万没想到》。
作者万维刚是个地道理工男,研究物理的,他的专栏“精英日课”每天在普朗克时间晚上10:43分更新,讲解西方最新的思想、论文和趋势,算是一个称职的知识搬运工。
这本书出版于14年,书中涉及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等多个学科,引用了大量论文、著作、研究的结果,讲述了认知的误区和应对的方法。书的副标题是“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果不其然,整本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人性、励志与科学,因为他物理学的背景,书中充斥着他物理科学的小傲娇,却又不失理工科的严谨和理性。
作为一个拥有理科思维,学了文科,写东西时满脑袋感性,最后做了理性对事培训师的女生,我一直很佩服理工科的严谨逻辑,并奉为圭璧。每个人看待世界都有不同的角度,也正因为这样世界的变化才是多元的,对于事物的不了解 ,容易让人产生刻板、偏激的看法。我之所以欣赏理工的角度,是因为其讲求证据和逻辑,能够为我们筛选掉一部分假象,看清世界的真身。
书中告诉我们,我们想要的不一定是对的,我们就奉之为真理的方法也不一定是对的,科学并不是绝对真理,相信科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追寻真理,而在于看待这个变化的世界和变化的自己能够更加成熟理性。我深以为然。
重新讲解整本书有点扯,还不如让各位自己看,我只分享几个我觉得特别好的核心观点,供你参考。
一、取舍思维(Tradeoff)
有人说,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想要的太多,拥有的太少。有的人既想要苗条身材,又想吃各种美食,还想不运动,追求懒人减肥法,发誓一百遍“要么瘦要么死”,最后却死都没瘦下来;有的人希望工作可以钱多事少离家近,最好什么都不做就可以给发很多钱,工作的时候也只做工作时间内的“份内事”,最后却没有达到工作的效果,钱没挣到不说,工作也没有得到肯定;有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既想要出国,也想要去外企,还想创业或者考公务员,可能性都被他想到了,但是却最终让自己陷入了迷茫,凡事有利有弊,到底应该怎么办?
取舍思维告诉我们:如果你想活得更自由,你必须清楚,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
作为理工科思维的基础,取舍思维要求量化输入和输出,可谓是简化复杂事物的最好方法,凡事分析利弊、做好比较,能提升决策效率,减少做事成本。有些人在分析事物的时候喜欢说:事物都有两面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真到需要取舍的时候却往往难以决断。这类人看似好像很懂辩证法,分析问题条条是道,其实只是在用辩证法的皮毛来掩饰不敢承担取舍后果的怯懦。
有取舍思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敢于做出取舍的行为。
理工科的取舍思维在于平时试验的锻造,对于模型或者试验方法正误的判断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根据假设进行试验,得出预期结果则为正解,得不出再换其他的方法。但人生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办法走回头路,所以有些人惧怕取舍。但时间总归是不会停止运行的,一直惧怕取舍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比经过取舍作出决断的代价要高。
当然,人毕竟是复杂生物,和机器人不同,人有情感,所以取舍的时候还需要感性的认知你的内心,不然,我们和机器就别无二致。
总之,在取舍的时候,别只考虑经济代价,还要考虑时间代价和情感成本,做好每一步的规划,在合适的时间做最合适的事,才是正解。
二、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
“ 确认偏误”是指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 信息,乃至不顾事实。 一旦我们有了某种偏见,我们就无法改变主意了。在确认偏误的作用下,任何新证据都有可能被忽略,甚至被对立的双方都用来加强自己的观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就是内心深处最相信的那部分理念,这种价值观建立在我们过往经验和所受教育的基础之上,会在以后的人生中对我们所做的决策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但由于每个人接受知识的程度不同,对于真实世界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就好像井底的青蛙会认为天空就只有井口那么大一样,这种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偏差,造就了我们认知过程中的“确认偏误”。
前些天和一个同事聊天,他听说我家在东北,就问我,你们是不是都住炕?我说你怎么会这么想。他说,电视上看到的和东北有关的电视剧里,里面的人都住炕;他有个东北的朋友家也住炕;东北那么冷,他认为火炕才能保暖抗寒。这理由说得有理有据,真是没毛病,然而,这并不是现实。
书中说: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 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就像那些被传销洗脑的人,只能看到拉人头带来的利益,却会忽略整个链条的诡异,还玩命地跟别人论证自己的理念多么正确,将一切不合理的逻辑生搬硬凑的“合理化”。这一切,只因为他们不了解这种确认偏误的存在,得到了一个“伪科学”的结论以后,寻找一切能够证实其正确的证据来说服自己和旁人,比如:A做了这个项目,最后他就发财了;B身份那么显赫都做这个了,说明这个项目肯定是好的;C说这个项目不好,是因为他不了解。
“确认偏误”确实存在,要想解决确认偏误,首先得知道确认偏误的存在,所谓当局者迷不过如此。不知自己身处迷雾之中,怎能跳出迷雾,找到真相?
我们所认知的事物并不一定真实,理智一点,多换几个角度看待事情,打破确认偏误,才有可能看到真实的世界。不理解确认偏误,我们就很容易过成“黑客帝国”里母体供养状的生活,红色药丸和蓝色药丸,你选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