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思想越来越空了,码字也变得越来越难了,整个人都放松了,生活的压力看的越来越开了,感觉自己不会进步了,悲观的情绪莫名的来了。别人不知道,我想我的每个月总会有那么几天特别低落,就像“大姨妈”一样,显然这个月这几天已经来了。
人啊,之所以高级是因为会思考,是一种情绪动物,时常被情绪主导。好的情绪使人积极,积极的时候做任何事都是快乐的,带着积极的心态,事情可以做的更好。相反,坏情绪让人消极,消极的时候做任何事都有种无力感,而这种无力感使得做任何事都是烦躁的,事情越做越糟糕,此刻我正带着这样的情绪码着字。
老实说我其实挺能自我安慰的,看了太多书,听了太多鸡汤,就觉得至少能能把控自己的心了。但是这种心理的转变需要一个过渡期,而不是说调整就调整的。比如我现在很悲观,觉得自己这一生就是这样碌碌无为不会进步了,即便此刻我被这样悲观的情绪所领导,但依然会觉得这是不好的情绪,是不对的情绪,所以我就要推翻此刻的想法,朝着相反的观点转变,给这样的观点找到合理的支撑依据,让转化变得理所当然。
“我会进步的,我的生活也会一点点变好,我之所以现在觉得悲观只是因为投入不够,短期看不到成效才会让我有这种悲观的情绪,只要工作再努力点,只要空余时间少点娱乐多点学习,我就会一点点进步,直至有一天能对我的生活能带来实质的改变,向着更好改变。”这样想我会好很多。
一般人在以上阶段就已经完成了整个心理由坏至好的转变过程,以前的我也是,但最近又有点不一样了。
我会想啊,我所谓的依据只是虚构的自我安慰罢了,而不是奠定在现实的基础上。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有的人终其一生碌碌无为,长期活在悔恨中。不过这也只是一种悲观情绪引导的想法而已,并不能代表其正确性。
最后,我又想明白了。说到底,不论悲观或乐观,由两者情绪引发的想法及观点都不是正确的,而后者比前者对人的影响更为积极,有促进进步的作用,所以答案就简单了。
我们最终只要相信乐观的时候所思所想就好了。
(7:15,本想想一个完美的Ending,费时间,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