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个工作日的早晨,我比平日里出门晚了一个小时,早高峰期间地铁如往常一般拥挤,我正靠在车门边发着呆,车门开启,上来一个白衣的男子。
车门关闭,他的手伏在门玻璃上,微微用着力。百无聊赖的我竟对着他的手看了很久,尽管它并没有很修长。
他显然是发现了我的奇怪盯视,手指不自然地曲张,却因空间的狭小无法收回。我的目光开始顺着手指转移到手臂,纯白色的棉质衬衣,袖口微微翻卷,然后是近在鼻尖的肩膀,再抬头,看到一张清俊的侧脸。
我并非出奇大胆的女子,尽管心中起了涟漪,视线还是即刻收回,而后悄悄地,装作不经意地,抬眼瞄一瞄就闪开。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位内敛腼腆的男子,不太习惯陌生女子的窥视,但又极力掩饰自己已经发觉的事实。
车门不断开启,身后有一人下车,我退后,他被新上车的人挤到我前面,背对着我。我正想着偷瞄下背影也不错时,忽然看到他如我之前一般,假装不经意地,悄悄地,回头,再回头。
门玻璃上映着他的脸,我得以看到他的正面,他目光无波无澜地,忽然透过玻璃扫到左下方,那是我站立的位置。
车厢里越发拥挤,我靠在了车厢壁上,他也渐渐地退回,退到与我并排的位置。本已“亲密无间”的距离随着人潮变得越发贴近,出于一种莫名的害羞,越是贴近,我的身体越是不自觉地微微隔出一毫米的空隙,但却依旧能够感觉得到对方透过肩臂隐隐传来的温度。
我们似乎心照不宣地,开始了互相地,假装不经意地偷看。
我在心中开始做无厘头式地设想,如果我拿出手机,亮出自己的二维码,他会作何反应,车厢中所有旁观者该作何反应。车行晃动,我的头撞上了后壁,在我轻呼一声的同时,他忽得笑出了声,而后又连忙强忍住笑意,故作无辜。
下一站报站声响起,我有种预感,他要下车了。
车子渐渐减速,他忽然侧头,犹豫了一秒,对着我灿烂一笑,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能回以微笑。我还在整理思绪,他就随着人流走了出去。我怔楞着看向人流中的他,前行了几步,又一次转头,看了我一眼,而后消失在人群中。
我应该不顾一切地追出去么?
他会因为看到我出来而停下么?
那么我又该说些什么呢?
我还在发呆,警示声响起,车门缓缓关闭。
这是一个绝佳的小说开头,顺着这样的发展,我可以为男女主角创造后续无数个可能,但在现实中,它却只是一段不小心错失的偶遇而已。
之后几天,我脑海中关于他的长相渐渐开始模糊,但那段旅程中的小悸动却一直留存于心。他叫什么,做什么工作,有过什么经历,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我全然不知,这种初遇萌生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大概就是那虚无缥缈的荷尔蒙的力量吧。
我在想,如果当时我迈出去了那步,也许我们会就此相谈甚欢,成就一段佳缘;
亦或者发觉并非完全契合,可以做一对关系还行的朋友;
更可能是三观不合,脾气相冲,短短相识数日便选择相忘于江湖。
我遗憾地也许并非只是没能认识这个人,而是错失了这无数的可能性。
成长于传统教育中的我们,如果有一天,偶遇一个心生好感的陌生人,究竟该如何鼓起勇气相识呢?这恐怕是困扰过无数人的难题,许多人,大约只能选择遗憾擦肩。
《红楼梦》里有一个丫头小红,对贾芸一见钟情,心中挂念。旧式大家族中的小丫头,如果被人发现私情,恐怕是要被乱棍打死的。
但她不甘心于命运,不愿就此错过,选择假装不经意地,丢失自己的手帕,当然,是丢失在贾芸有可能捡到的地方。
她透过别的丫头向贾芸试探是否捡到自己的手帕,贾芸心中自是了然,故意将自己的手帕还给了她。尽管大观园桥头再次相遇,二人依旧只能匆匆一瞥,但他们却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信物交换。
如果我也有一方手帕,也许可以绣上自己的名字,或者更简单直接地印上二维码,然后在拥挤的车厢里,迅速而又不被人察觉地来一次信物传递。
多年前有部电影《向左走向右走》,男女主角住在隔壁,每天出门却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他们会偶遇,却总是来不及交换联系方式,就算交换了,也会一不小心丢失或损坏。在他们就要绝望之时,地震发生,中间的那堵墙被震塌,二人终于得以相见。
这样的故事看来荒谬,但也许,现实中真的存在着这样一个人,你们处于同一时空,同一城市,甚至同一街区,同一幢楼,你们是彼此的理想型,有着相似的喜好,共同的追求,或者恶趣味。偶尔你会在午夜梦回慨叹世界之大却无人可以与你真正心灵相通,但却永远无法知道,那个本该让你不再孤独的人,其实就在不远处,只是,你们无法获知彼此的存在而已。
如果能够有一场“地震”,替你们解除魔咒,那将是极其幸运的一件事。
我知道这个男孩子住在我住处的下一站,工作地点和我的公司有两站距离,我们每天乘坐着同一条地铁线路,走过相似的空间,但中间却有着一个小时的间隔。
我只是偶然因事没有正常上班,不小心窥见了这样一个可能。
那么,地铁里的男男女女呢?每日清晨,大多是昏昏沉沉地上车,成双成对者嬉笑聊天,孤身一人者,低着头沉浸在手机的世界中。除了上下车,大约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身旁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子。
很多人排斥相亲,是因为面对着一个本应完全陌生的人,却首先需要了解他的工作,家境,存款,车房。并非这些不重要,只是,这样的方式太过简单粗暴。它试图通过这些物质因素屏蔽掉不足够匹配的人,节省约会时间成本,但却扼杀了人与人初相识时可能会有的火花和悸动。
从此之后,没有未知,没有神秘,只有模式标准的交流,与时机恰当的结合。
理想的爱情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两个人从陌生慢慢相识,渐生好感,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亦或者一见钟情,迫不及待地深入了解,初见时的光环渐渐退却,也许会就此失去感觉,但也许会越了解越喜欢,而后携手共行。
但这样美好的爱情需要的,往往是初识的勇气。
你好,陌生人。
这句简单的问候,却难住了太多人。因为怀有期待,因为有着无限遐思,更因为,有着重重叠叠地担忧。担忧自己是否太过主动,担忧会给对方造成困扰,担忧心中悸动会被轻视。
“痛定思痛”后我对好友说:我发誓,下一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我一定勇敢一点。
是的,我要勇敢一点,为了人生中可能出现的无数个可能,为了不要一不小心错失可能会与我灵魂相通的人。
如你也有所觉,愿你也能勇敢一点,因为比起事后追悔,当下那一瞬的担忧,真的没有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