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技巧还不够
七个习惯常常与流行思潮不同甚至相逆,并非暗示个人魅力论不具效用,但它仅居于次要,绝非主要。“或许我们在前人基础上施展个人能力时,太过注重造就自己,却忽略了前人基础的支撑;也或许我们习惯坐享其成,遗忘了耕耘的必要”。
技巧仿佛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没有日积月累的付出,绝对无法学得精通;如果耕种时临时抱佛脚多么荒谬,耕种是一个自然体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捷径可循。人类行为和人际关系也是基于收获法则的自然系统。倘若没有根深蒂固的诚信和基本的品德力量,长期来看,他们与同事、朋友、配偶与孩子的人际关系早晚会出现问题。只有品德才是交流中最伶俐的口齿,只有心存善念,才能赋予人际关系技巧以生命。 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具说服力。我们绝对信任的人是因为了解他们的品德,才能与之合作顺畅。
思维定式的力量
必须先了解人类思维定式以及如何实现思维定式的转换,才能真正了解七个习惯。“品德成功论”与“个人魅力论”就是两种典型的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指我们“看”世界的方法,是我们的感知、理解与诠释。 它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未必与现实相符。它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我们会透过它来窥探万事万物。
思维定式如地图:不代表地域,只是对地域的某些方面进行说明。改变行为,更勤奋努力,只会让你更快到达错误地点;改变态度,更加积极地思考,仍不能到达正确地点——根本问题不在行为态度,而在错误的地图。
人脑中有两类地图:1、依据世界本来面目绘制,反映现实情况。2、依据思维定式绘制,反映个人价值观。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它们存在,从不怀疑它的正确性,理所当然地假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世界。 态度与行为皆源自这种假定——思维定式决定思想行为。 “少女与老太太”测验,使我们对人和人际关系的本质有更透彻的认识。 1、说明:条件作用对人类认知和思维定式的强大影响力。 10秒都有如此强的影响,何况一生中家庭、学校、教堂、单位、朋友、同事以及流行思潮(个人魅力论)都在不知不觉间左右着我们的思维地图。(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工作,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同样重要。创造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育,形成符合世界现实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深远。 露脚踝的着装、电视网络音像、游戏、文字作品的小心甄别,兴趣的引导培养,就是品性的培养) 2、说明思维定式是行为与态度的源头,脱离这个源头的言行就是表理不一,言不由衷(作者夫妇引导孩子时的做法)——个人魅力论的基本缺陷在于:仅改变表面上的行为与态度,忽略作为原头的思维定式,改变的成效一定有限。 3.思维定式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别人的观点虽然与自己有异,但也是清楚客观的——立场决定关点。
我们越是认识到思维定式、经验我们身上的影响力,就越能够对自己的思维定式负责,懂得审视它,在现实中检测它,乐于聆听和接受别人的看法,从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看法。
思维转换的力量
思维转换:即我们从另一角度看问题的顿悟感。第一印象影响越深,顿悟的力量越大,好比一瞬间万道光芒把内心照亮。科学研究的每一项突破,几乎都是首先打破传统,打破旧思维、旧模式才得到成功。但并非所有的思维转换都是积极的,如成功归因由品德转向个人魅力。无论思维转换结果是否积极,都会决定我们的行为和态度,最终影响人际关系。
如果只想让生活发生相对较小的变化——只专注行为态度即可,实质性的生活变化要靠思维转换。行为态度是枝叶,思维定式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让生活出现实质性进展。
两周前,为提交查重的论文底稿我在淳儿未准假的情况下住了两天校。回家后淳儿始终围在我身旁,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乱发脾气,甚至要流泪,却始终没有讲出真正的原因在于我忽略了他(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是没有这么准确表达细腻情感的能力的)。 如果不是以前听过育儿书中对这个年龄孩子心理发展的介绍,我大概早就开始批评和讲道理了。但是,我站到他的角度,把他抱到怀里轻轻抚摸,对他说:淳儿没有批准妈妈的请假,结果妈妈就住校了,淳儿觉得妈妈这几天忽略了你,少了好多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是不是?是妈妈做的不对,没有处理好工作问题,耽误了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我以后一定注意,保证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了。现在我也有个问题问你:妈妈的最爱是谁?当然是大淳喽。 小伙子不哭也不闹,紧紧地趴在我的肩头,我们对彼此间母子亲情的表达更为深入更有效。这让我体验到不断学习和思维转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