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共同成长”才是最好的出路?
看过这章后,感觉文章的题目换做“朋友”更适合,可能是我理解的层面还有些低吧!
朋友
这一章前半部分都在通过铺陈,逐步升级朋友的概念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到温暖的人。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到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
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而且我们也钦佩的人。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的人。
朋友的概念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经过几轮的挖掘,发现走到最后一层的朋友几近于无,可能是我未感受到“朋友”存在,又或者自身层次不够高,还未达到做成所谓“一件事”的的高度,我想后者更符合实际。
小学时,谁跟我”好“谁就是我的朋友,这里的好仅是和我一起玩,偶尔能分享手里的零食,到了初中,朋友的定义里多了”义气“,一起闯祸,一起挨打,在受伤的时候还能一起意气风发,这个时期我将朋友称之为”兄弟“,到了高中,开始恋爱,身边的朋友逐渐失去了联系,为数不多那几个还能玩到一块的,我称之为朋友,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倒个十几二十块度日,偶尔还会成为夜不归宿的幌子,到了大学,我的朋友仅限与寝室,之外的朋友,仅能算的上是熟人,见面打打招呼,圈子越来越窄不说,还在持续的丢失过去的友谊,因为不联系逐渐便的陌生,朋友在岁月的流逝下,所剩无几。
结婚的酒宴是办在家里的,当结亲队伍出发时才发现,身边的小伙伴也是平时没什么联系,临时救场的人,感觉有些失落,但这又能怪的了谁那,在工作的地方从未感觉过缺朋友,因为身边的同事就是我的朋友,朋友的定义越来越宽泛,宽泛到只停留在第一个层次里,难道是我错了吗,我想大概是吧,因为我没有主动的发起联系,失去了这些珍贵的连接。
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的成长。
人生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 一起蹲铁窗。
虽然四大铁并非都是积极的,但通性却都是有过共同经历,共同的经历结下了身后的友谊,并且让这份友谊越发的珍贵难得,最常见的当属一起扛过枪的战友情了,每当到了复原转业的日子,那些铁打的汉子一个个哭的像孩子一样,这离别的痛看着揪心,越是珍贵的友情在离别时越是撕心裂肺。
朋友的方法论;
在老朋友身上要多花时间
甄选那些值得花时间与之成为朋友的人
为大家创造多赢局面
老朋友是岁月中的见证者,值得花时间的朋友多是有共同价值观的人,而为大家创造共赢则是在付出的同时,惠及自己。
之前我掂量朋友”分量“的标准就是认识的时间,那部分认识时间长的朋友往往在心里所占的分量就重一些,但是随着背井离乡,老朋友在地理上便产生了距离,并且在新环境中认识了新朋友,而且新朋友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逐渐新朋友变成了老朋友,谁然没有老朋友那么老,但是分量逐渐掂量不出那边更重了,此时的衡量标准变成了,一起接触时的”黄金时刻“,就是那些留在心里”温暖的事“。
人活着就离不开关系,或着说人是因为有了关系才产生了活力,所以这个关系需要经营需要维护,需要付出才能得到回报,而创造多赢的局面无疑是最好的一条路。
”所谓情商即是能够创造共赢局面的能力“一个新的理解情商的角度,让我更加清晰了这个概念,不仅停留在长袖善舞,原话老道的层面。
不是我的我不要
这句话我认为可以当做是人生的底线,不是我的我不要,与贪官的伸手必被捉有几分相似,但一个是法律允许,一个是法律不允许,但不是我的我不要往往能更彰显人的品格与本性,更能彰显个人魅力,在朋友眼中你是一个有底线的人,一个将友情看在金钱之上的人,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唯利是图反到时小人的标签,落了下乘。
共同成长
与自己共同成长
与家人共同成长
与朋友共同成长
最初我认为只能自己成长,毕竟带动他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看了今天的文章才知道,所谓的自己成长无非是先富带动后富,用自身的成长带动家人的成长,滋养家庭,而与朋友的共同成长我看到的则是创业与打拼,在事业”真刀真枪“的友谊下共同学习,分享经验。
时代的进步”英雄主义“将难以打开一片天地,团队才是进步的最小单元,而团队的成员无疑是你的家人与朋友,同进退的盟友,只有盟友强大了,这个集体才能强大,如果将成长的力量用在内耗上,最终将会在退崩瓦解中成为散兵游勇。
你自己就是你能买到最便宜的、最优可能长期保持成长率的可增值的资产!
全书到了最后,这也是最能给自己打气的一句话了,希望自己成为那支能够保持长期增长率的曲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