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将“幸福”这件事情做了个技术拆解,其中一份是积极的人际关系,其余的有积极情绪、投入(心流)、意义、成就感。
在《自尊》(马修•麦凯 著),幸福来源于适度的让人自在舒展的自尊与他尊:自我尊重、获得别人的尊重,同时隐晦的提出个人精神世界应该是有边界感的,以及个人的主体(自我)和世界的客体(他者)要有一定的边界,并且理想状态下,是可以互相成就,共同前进的。
在《游戏改变世界》中,作者补充了一点关于幸福人生的组成部分——自豪感。
积极情绪、成就感、积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自我和客体的分离和交融、自豪……这些都是非常正向的需求,贯穿于马斯洛需求阶梯任何一个阶段,尤其是在个人安全这个层面。
在个人安全方面,有的人遇到个人安全问题(当然,我指的更多的是思想层面、精神层面、情绪层面的安全感)的时候,第一反应或会是逃跑、或会是对抗,或会是且战且退,或者直接摆烂了,不干了,爱咋地咋地吧。
在《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情》中,作者专门着墨写了一个现象:屁股决定话语权——你没有什么核心影响力、你说出来的话没什么人愿意听,很可能不是因为你说出来的这些话没有用,而是因为你没有用。
说白了就是你还不够厉害、拳头还不够硬,所以别人不会把你当一回事,不会在意你。而当你有了一定成就、地位、实力之后,你说的话才会有人听,才会有人愿意去执行。不是因为这话有多正确,而是在于你这个人本身。
写到这里看起来是很分离,个人的心理安全、情绪平和稳定和话语权有什么关系?安全感和话语权的确没有关系。
但是,和“人”本身的影响力有极大的关系。
在十三四年前我就接触到一个概念——垃圾人,意味着情绪不稳定、持续的向别人输出负面情绪的人,这样的人谁挨谁倒霉。后来还出现了一个新词——负能量,来概括这种一切emo的情况。
你接触到的人,负能量比较重,那也是会影响到你本身的情绪、思维方式的。
遇到这样负能量很重的人的时候,只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不要妄图拯救一个自我欺骗、自我阉割、自我陶醉于痛苦中、自我堕落的人,远离那些让你觉得痛苦、纠结、情绪低落的人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