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积极自我对话,享受无忧休闲
大家好!
今天分享战胜拖拉的另外两种方法,一个叫做“开展积极的自我对话”,另一个叫做“让自己享受无忧休闲”。
一、开展积极的自我对话
人只有建立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才能产生高效率的行动。自我价值感源于自尊,当你能用积极的、有力量的语言和自己对话,当你能更加有效地管理时间时,你才会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换句话说,我们平时和自己对话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的感受,我们对于自己行为的态度,也决定了我们是以怎样的信念在生活。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当我们做事拖拖拉拉时,我们的自我对话经常会无意识地暗示自己是受害者,不能自由选择,对要做的事感到疲惫。比方说,论文马上要交了,我压力很大,写不出来,又不得不去写。这种时候,我们就是在向自己的大脑传递并强化这样一种信息:“这件事让我不快乐,我不想做,但我逃不掉,只能逼迫自己去做”。这种信息暗示着我们,摆在面前的任务是不能自由选择的,这会带给我们受害感,觉得紧张、无助、焦虑,从而激起对任务的消极情绪,后续很难带来高效率的表现。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要想改变拖拉模式,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去改变和自己对话的方式,也就是用积极的自我对话,给自己更多选择,让自己主动做出承诺,把“受害感”扭转成“力量感”,这样,我们就能纠正原来的负面态度,面对要做的事情时,才能不再优柔寡断。
记住一条原则:反着来。
以前面对任务时,我们内心的感受是:“我不想做”“我不得不做”,而现在,我们要转换成“我决定做”“我选择做”。
“如果你觉得做###这事没价值,你可以跟###解释,说你不愿意做。但如果你决定要做,那就去想该怎么着手才能做好,并且承担相应的后果。要用成人的决定去面对你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情。”
不再沉溺于负面情绪里,而是给自己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被动抵触到主动面对,开始对生活有了掌控。这就是积极的自我对话的力量。
作者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对实际案例的考查,总结出了五种会导致拖拉的自我陈述,也找到了替代它们的积极对话,现在就教给大家,怎么通过改变自我陈述,从拖拉者变成高效者。
(划重点!!!)
第一种,当你对一件事有“我不得不做”的消极想法时,就会犹豫不决。当你内心有一种受害感时,就会把自己的拖拉行为变得合理化。这时候你要在心里及时喊停,改变态度,用“我选择做”取代“我不得不做”的想法,这会强化你的责任感,也是高效者经常使用的、更有力量的方式。
第二种,当你对一件事有“我必须完成”的消极想法时,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未来的情景中,担心完成不了,因而感到焦虑。这时候,要改变想法,用“我什么时候开始”取代“我必须完成”,把注意力拉回到起点。
第三种,当你有“这是个大项目,而且很重要”的想法时,消极情绪会让你无从下手,也就容易拖拉。这时候,要用“我可以先走出一小步”取代“我怎么完成这个大项目”。与巨大的事业相比,先走一小步更有操作性。你可以在一系列的小步骤中,不断地学习、休整、继续前进。
第四种,当你有“我必须做到十全十美”的消极想法时,就很容易拖延。因为拖拉是一种缓冲,可以让你抵御内心的焦虑。如果你要求自己做到完美,那就容易失败,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引来自我批评。所以,这时候你要改变态度,用“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取代“我必须做到完美”,接受自己的人性极限,接受自己可能会犯错。
第五种,当你有“我没时间玩”的消极想法时,你就会对正在忙的事产生厌恶,这种情绪来自于长时间的剥夺感。所以,你需要用“我必须花时间玩”取代“我没时间玩”,妥善安排自己的娱乐、锻炼、见朋友以及休假时间,这会增强你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也会让你减轻对困难工作的畏惧。
二、让自己享受无忧休闲
接下来是,战胜拖拉的另一种方法:用无忧休闲给自己充电。
这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再忙也要保证自己有充分的玩耍放松的时间,这才是高质量工作的秘密。
拖拉者和工作狂这两种人,看似是两个极端,其实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受累于未完成的工作。工作狂用持续的忙碌来回应压力,拖拉者则是因为焦虑而裹足不前。这两种人觉得自己总是在工作,却没有资格休息。在内心深处,他们都渴望,有一天自己能变得有序而成功,从而能够真正享受生活。
要想在忙碌的日常中保持高水平的动力,减少拖拉的冲动,我们需要用无忧休闲让自己的身心从劳累疲惫中一次次恢复生机。造成拖拉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害怕一旦开始工作,就没有时间休闲了,害怕工作会剥夺我们玩耍和享受生活的权利。所以,如果我们能反其道而行之,在每周的计划里都安排一些休闲活动,把休闲当成生活中的一个优先事项,就能有效解决问题,战胜拖拉。
心理学家认为,正确的自我激励应该是“拉动法”。“拉动法”假定人们从本性上讲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如果能够通过努力获得了恰当的回报,人们就能在困难的任务上继续坚持。遥远而不确定的回报,很难激励一个人持续面对非常困难的工作。相反,生活中那些休闲活动,比如娱乐、旅行、和朋友约会、吃美食,它们带来的是及时、确定而且可以触及的快乐,所以更容易实现。换句话说,要改变拖拉的习惯,你就得让工作周期变短,这样工作带来的痛苦就会减少;让回报更频繁、更及时,这样就更加快乐。也就是要调整工作习惯,把短周期的工作和充分的休息结合起来。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拜拜~
摘录于《战胜拖拉》书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