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为什么学生能记住电视里的所有细节,却记不住我们告诉他的任何知识?
认知学原理: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参加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培训课,当时感觉自己收获满满,但第二天除了能记起培训师说的一些小笑话之外,关于课程的主要内容却完全记不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总是记不住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却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念念不忘?
我们来看一下略作改动的大脑简示图:
根据这张图,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遗忘有四种可能性:
一是许多环境中的信息没有进入工作记忆,所以根本不会记得,比如上课时走神了,老师讲的东西就不可能被记起。
二是从长期记忆中找不回已经存储的记忆了,看过《头脑特工队》的朋友应该记得那个记忆最深处的黑洞吧。
三是长期记忆里的信息彻底丧失了,也是《头脑特工队》,有个记忆粉碎机,会把它认为没用的记忆彻底销毁。
四是有些东西我们花了许多精力,让它工作记忆中停留了一会儿,但却总不能进入长期记忆。比如上个月组织了一个会议,你亲手拟定的参会名单,然而现在却几乎记不清参加会议的有哪些人了。
但还有一种正好相反的情况:明明有些事情你根本不感兴趣,但却总也忘不掉。比如911事件,无论过去了多少年,你都会清楚记得当时大楼冒着滚滚浓烟的情形。
认知心理学家对此的判断是:含有感情的事情可以记得更好,但情感对学习不是必要条件。同时重复也可以帮助记忆,但也不是记忆的必要条件。即使每天使用金钱,你也无法完全识别它的每个细节。
最后作者的结论是: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你思考了什么就会记住什么。
因此,作为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更多记住事物的意义,那么就应在教学设计时确保学生会更多思考事情的意义而不是其他。比如现在许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让孩子们画连环画的方式来增进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但有时孩子们更多的记住了画画,而忽略了人物、元素、情节以及意义。
在本章,作者还谈到了好教师的两个共性:
一是教师是否和善?与学生关系得当,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会有积极影响。
二是教学过程是否环环相扣,富有条理?富有条理、逻辑紧密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容易记忆。
作者建议:教师对于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比如语文、历史等可以采用故事化的结构方式,让学生按照线索引导来推演答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思考。对于无意义的教学内容,比如外语词汇、元素周期表等,采用一些助记术来帮助机械记忆。常见的助记术有:字钩法、位置记忆法、联想法、首字母缩写法、首字母联想法和唱歌法。
对课堂和教学的建议是:
1、围绕冲突进行备课。冲突的优点在于使话题自然前进,而且学生在思考冲突演进的过程中能够学到真正的意义——这正是老师最希望得到的。
2、对于无意义的内容大胆使用助记术。
3、在课堂上慎用各种辅助性的试验和探索性学习。
4、布置的作业应引发学生思考。
第四章:为什么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这么难?
认知学原理: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理解新的事物,大多数知识是具象的。
没有人可以把新的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任何新的概念都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比如有人讲授“虫洞”的概念可能会使我们不知所措,但是一部《星际穿越》的电影,却使我们能很快理解“虫洞”的含义。所以,理解新的概念其实是通过某种常见的具象的实例,让正确的已有概念进入工作记忆,并重新加以组合的过程。
但同样是理解,也有深浅之分,比如对“虫洞”的理解,有的学生明白了其中复杂的物理学原理,还有的学生却只是大体明白了这是个什么东西——肯定不是苹果上被虫子蛀出的洞眼。
作者对于不完全理解给出了两种分类:一是表面理解,二是不能活用。由于深层知识和结构既不容易被发现,也不容易被获得,同时每个学生掌握的背景知识又良莠不齐,所以停留在表面,不会活学活用也就极为常见了。所以作者对教学的建议是:
1、要提供具体而常见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不断推进知识或者问题层次,让学生逐步深入;
3、即使学生很难在深层理解上进行突破,也要“不抛弃不放弃”的训练他们。
第五章:题海战术有用吗?
认知原理:没有充分的练习,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通过练习就能掌握的技能,包括脑力劳动也是如此。国内任何一个6、7岁的小孩都能够熟练使用筷子,但那些到国内旅游的老外却无法用筷子夹起一个水饺,即便他们其实比6、7岁的孩子更加精通筷子的力学原理。
练习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好处:一是加强基础技能;二是防止遗忘;三是改善迁移。
前两项不需细讲:练习可以使基础技能得到充分强化,使一些思考过程变成自动化提取的过程,比如熟记乘法口诀后,面对8*7这样的计算,大脑自动提取出56这个结果,而不需要再次进行计算。同时记忆的原理也告诉我们,反复练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方式。
针对第三项好处:改善迁移,作者给出了下面的观点。
反复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辨识同一类问题的结构,并进一步拓展到其他问题的理解中,使深层结构浮出水面。例如,经过多年反复练习的成人很容易掌握汇率造成的货币内在价值的不同,不会因为拿到了1000亿的津巴布韦币就高兴的欣喜若狂,以为自己真的发财了。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则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以为面值大的货币代表的财富也多。
但是,重复练习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重复练习非常枯燥无聊。虽然成功的钢琴家都承认重复练习对于成功的价值,但他们也承认在自己小时候“恨不得把钢琴砸烂”。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既要保证学生充分练习,又要采取一定方法克服重复练习的枯燥。
1、找出最基础的内容进行重复练习,而不是全部课程。
2、既分散练习的时间,又分散练习的环境。
第六章:让学生像真正的学者一样思考的秘诀是什么?
认知学原理:学习早期的认知力和晚期的截然不同。
这一章的内容更像是上一章的延伸,作者通过分析专家与初学者的不同,再一次重申了反复练习的重要意义。作者对专家的思考能力归纳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他们看本专业问题的角度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带有功能性的思考;二是他们能在海量信息中挑选出重要的环节,并得出合理解决方案;三是他们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相关其他领域;四是他们所使用的很多常规性步骤已经完全自动化了。
因此,对于初学者(学生)来说,想要达到专家那样的思考方式,唯一的方法就是“练习”。但是练习到了专家的水准时就停下也是不行的,必须持续练习才能保持在这个地位上。
对教学的启示:
1、练习、练习还是练习,练习理解力而不是创新力;
2、不要照葫芦画瓢,也不要一开始就创新。
第七章:我们该如何因材施教?
认知学原理:儿童在思考和学习方面相似点比不同点更多。
这样的观念是不是与我们的认知有些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感到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是极为明显的。在本章中,作者通过心理学专业实验的结论否定了我们的认知偏差。作者强调,在认知风格方面,人与人可能有些不同,但风格只体现偏好,没有任何实验证据表明,风格会对能力造成影响。但是在认知能力方面,学生确实存在着差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的孩子聪明一点,有的孩子笨一点。
作者对教师的建议就是:
1、关注教学的内容,而不是关注学生的风格;
2、课堂上要随时吸引学生注意力;
3、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要一视同仁。
第八章:怎样帮助“慢热型”学生?
认知学原理:孩子智能上的差异可以通过持久努力来改变。
在西方,人们往往笃信智商更多是遗传基因决定的。美国电影《千钧一发》讲述的就是未来人类职业的选择完全根据基因来决定的故事。那么基因真有如此巨大而神奇的作用吗?作者用同卵、异卵双胞胎的统计结果证明:基因只是一个方面,重点是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基因上的不同让人们在环境中寻找不同的体验,比如爱读书却不爱运动的孩子自动寻找安静的环境,避免运动,而他的父母也会因这个偏好而为他营造更方便读书的环境。
因此,作者强调:对于智能,态度非常重要。相信智能可以提高的学生比相信智能无法改变的人,在成绩方面会更加突出。这就是大部分东方父母相信“勤能补拙”,而东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成绩也更为突出的原因。因此,作者认为表扬孩子的方式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非常关键。当一个学生取得成绩时,要多表扬他的努力而不是他有多聪明。
对教师的建议:
1、赞扬努力,而非能力;
2、关注学生努力的过程,并让他们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
3、注重教授后进生实用的学习技能;
4、联合家长,不让后进生掉队;
5、及时向后进生传达你对他们的信心。
第九章:那么教师呢?
认知学原理:教学,和其他任何复杂的认知技能一样,必须通过练习得以提高。
大量数据显示,如果以学生的学习作为衡量标准,教师的水平在头五年里有显著提高。五年后,这条曲线趋向平缓。之后,提高的程度几乎就很小了。平均来看,一个有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和一个有十年教龄的教师在水平上相差无几。
这样的数据估计也让人们有点寒心:许多家长一直以为教龄越长教学水平就越高呢。
那既然如此,教师们该如何使自己在成为熟练手之后还能一直进步而不是原地踏步呢?作者给出了许多专业而有效的建议:
1、有意识的提高:自我管理。
有意识的提高不是告诉自己:“我要提高”就可以了,而是必须做出改变:认真记录教学日记,花更多时间回顾上课时做的好和不好的事情,并计划如何改变。同时注重观察学生,不仅在课堂内观察,还要在生活中观察,对学生了解的越多,对课堂把握能力也就越强。
2、获得、给出反馈意见能够使进步更为容易。作者给出了五个步骤的建议:
第一步:找到一个(或两个)愿意合作的教师作为搭档;
第二步:给课堂录像,然后自己观看;
第三步:和搭档一起看其他教师的录像;
第四步:和搭档一起看彼此的录像并点评;
第五步:用到班级里,跟踪调查。
当然在这五步之中,作者专门强调了点评时要注意的事项,一要保证评价不是找茬而是积极的支持对方的教学;二要保证评价是具体的,是观察到的现象而不是推理出的品质、能力问题。
3、为了提高水平而完成没有直接联系的任务——拓展自己的背景知识。
总结:教师是指引着学生向某个方向前进的人,或者带领他们探索一片未知的领域。教师总要用各种方法鼓励着学生们向前走,利用自己的经验,感叹前路景色美丽壮观。鼓励着学生遇到困难不要灰心,不要放弃旅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是一种劝说。
所以,为了确保自己的劝说始终能发挥作用,教师需要让学生时刻保持兴趣;为了确保他们有兴趣,教师需要期待他们的反馈;为了期待他们的反馈,教师需要深入了解他们。而了解不是目的,让学生们学的更好、变得更聪明才是目的。
“教育使人更聪明,聪明的人可以使教育更美好”,是本书作者留给读者的最后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