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碎片化的地方,在利用信息传播优势抹平信息不对称的同时,却又带来了认知不对称和身份不对称。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观点的对立,各种意见的纷争,各种身份共同体的剑拔弩张。
有人称互联网是硝烟弥漫的意见战场,这一点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但充满争论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许多时候,正是因为争论才让一个话题可以被更深入的探讨,从而让某种价值显露出来。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见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手中的键盘快意恩仇,利用道德这个无往不利的武器攻城拔寨,不管在现实生活中过的怎么样,在互联网这片疆域里,他们活的很潇洒也很惬意。他们被人们亲切的叫做:键盘侠。
在这些键盘侠所发表的观点里,有一种观点很危险并具有广大影响力。如果一个年轻人秉持这种观点,用这种方式去看待世界,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决策的话,那基本上等于一只脚踏在了悬崖边上。
这种观点就是仇富。这些人对富人有种莫名的敌意,对富人赚取的财富有着切齿的痛恨,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金钱就是万恶之源这种论断之上。于是,他们在富人的微博下面留言,让其捐出财产,奉献社会。他们满脑子阴谋论,总觉得为富就必然不仁,财富一定是通过某种肮脏的手段剥削来的。于是,他们在抨击别人财富的过程中获得快感,并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殊不知,如果要列举一个年轻人最不应该有的错误观念,那仇富绝对是榜上有名。
仇富的本质,在于看不到金钱背后的价值,看不到金钱底层的逻辑,并且一厢情愿的认为:“有钱没什么了不起的。“说清楚一个道理很困难,表达一种情绪却很容易。持有仇富观念的人,陷在因果思维里进退两难,很难用系统观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觉得整个世界都有负于他,自己凭什么每天努力工作、辛苦付出,却还是生活拮据,薪水微薄,而反观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也不见得强到哪里去,却能享受财富自由,并创下偌大产业。
年轻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应该是足够包容的,你要尽可能允许多种看似冲突的观念留在脑子里,然后经过漫长的思考和实践,形成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观点,而不是一遇到和自己经验相左的观点,就置之不理,甚至破口大骂。
敬畏常识,欣赏变量,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如果要评选一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那我想冠军应该就是货币。正是因为有了货币,社会分工协作才得以形成,货币一路演化,从早期的贝壳到金属,再到纸币、银行卡,以及电子货币。货币对应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账户,尽可能方便安全的管理和使用账户,就是货币演化的根本动力所在。
《人类简史》中提到,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可能就是关于金钱的想象,多少年来,没有任何一个宗教、任何一种主义、任何一种观点能做到让全世界的人去相信,但金钱做到了。一个ISIS的恐怖分子可能对美国的制度嗤之以鼻,但绝对不影响他使用美金。
可能这个世界上目前为止再也没有比金钱更公平的配置资源的方案了,正是因为这种类似于公理性不证自明的公平,人类才能从原始部落,走向后来的机器化大生产,再走进今天的信息时代。
金钱,是流淌在整个社会里的血液,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血液的流淌,人类社会才得以有足够的力量向前奔跑。而个体获得金钱的方式,其实就是综合了多种维度能力行动之后的结果。
所以,如果一个人仇富的话,那他基本就没有多少机会,去让自己获得成长了。
无法让自己获得成长,是一件无比恐怖和绝望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极其低下,士农工商,商人处在整个社会阶层的最底端,甚至一度和娼妓与乞丐相提并论。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吕不韦的几句话中有所体会,吕不韦曾向他的父亲谈过,种田不过十倍利,而经商可有百倍利。那么,作为一个理性人,性价比最高的职业应该就是商人,因为其利润十倍于农民。
但在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对于粮食安全一直有深深的担忧,有着一条不容跨过的底线,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农业文明国家更是如此。如果人人都去经商,那么种田就会被看做没有前途的苦差事。所以,为了让农民能够留在田地里,必须给他们身份优越感,于是,历朝历代,不住地宣扬农业乃国之根本,不住的给农民唱赞歌,若仅仅这样倒还罢了,在抬升农民地位的同时,尽其所能贬低商人。
李世民曾嘱咐房玄龄“朕设此官员,以待贤士。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意思就是朝廷的各种官位,都是为贤人们准备的,那些工商杂流,即使人才出众,也只可以让他们多多发财,一定不能授以官职,使得他们能够与贤人君子并肩而立,同席而食。”对商人身份的戕害,竟到了这个地步。
正是因为从古代一直延续下来的轻商传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耻于谈钱,好像一说到钱,就是莫大的罪恶一样。其实,若真有什么罪恶,那贫穷才是最大的罪恶。
一个有着仇富价值观的人,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是对金钱的鄙视,而是对别人拥有金钱自己没有的深深不满和嫉妒。
简而言之,就是“看不得别人好“,在当今时代,对于个人的定位往往来自于和他人的比较,我们过的好不好,往往不是看自己过的怎么样,而是通过和别人的比较得出结论。
这种思维模式,就会从根源上限制自己的成长,并且因为仇富而形成的一系列偏激观点,会酿成更大的灾难。因为仇富,所以对自己的境遇心安理得,不断地给自己制造合理化的慰藉,不断地用阴谋论观点去看待别人,不是想通过让自己变好来解决问题,而是想着用”别人虽然有钱,但在其他方面却……“这种方式去拉低别人,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
对于新生事物,从来不去研究和思考,而是连看都懒得看,直接忽略。当别人谈起的时候,总是一副觉得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的世外高人模样,凡是我看不懂的,都是骗人的。
我经常在网上看到诸如“淘宝不死,中国不富”、“马云,学学扎克伯格,捐出你的财产”、“共享经济就是庞氏骗局”等等论断,持有这种论断的人基本上都碌碌无为,就像瘾君子一样,不断地依靠发泄情绪来填补生活上的巨大失落。
就像吴晓波频道的slogan说的那样,欣赏商业之美。我们要正视商业对于现代社会的巨大塑造作用,正视因为有了商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才得以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商业。
只有认识到商业的价值和力量,才能让我们走出“仇富”的误区,将自己的力量聚焦于创造价值,获取财富之上,实现自我的成长。
感谢大家的阅读,明天,我们将聊一聊如何用生态观去思考问题。
这是公子在野陪伴您的第28天。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感觉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帮忙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