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那里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算结束。
阴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晚上吃水饺(有的会放鞭炮),送灶王爷上天。每年此时,吃过晚饭后,父亲总会找个玉米秸秆或高粱秸秆之类的东东,给灶王扎个马,将守候在灶台边上的灶王爷送上天,即把马和灶王爷画像用火烧了,边送边念叨: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从小年之后就开始过年的准备了,扫屋、置办过年的物件,蒸包子、枣糕,做水饺,炸丸子,炖鸡鱼、炖肉等。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上午贴春联、包水饺,中午在饺子下锅后放鞭炮,一般都比较谁家比较早。通常,我是帮父亲贴春联的,大门、堂屋、厨房、西屋,大门外、车、水井、床、柜子都要照顾到,所以也是个大工程呢。母亲一人独揽了包水饺的活,等我们贴完春联,饺子也准备妥当了。中午吃过饭后,就要去祭祖了。同院的男丁们就要去墓地祭祖了,带着提前叠好的纸钱、元宝,带着几挂鞭炮,大概意思是请祖宗回家团聚。
除夕晚上吃过晚饭就一家人做到热乎乎的炕头等待着春晚了。等到12点一过就会听到噼里啪啦的一阵阵鞭炮声,大概这就是辞旧迎新的号角吧。有的人这一天晚上是不睡觉的一直熬到初一的清晨直接去拜年,大部分人还是要休息一下的。
初一,这天大家都起得非常早,尤其是家里有老人或者辈分比较低的人家,因为要早早的去拜年。一般这天都是父母四点多就起床煮了饺子,今天的饺子是素的,不可以吃肉的,寓意“素净”,家里每人还要吃一口馒头和一块枣糕。我们家那边现在拜年还是需要磕头的,没错,就是双膝双脚触地,额头触地的那种。这天拜年一般都是男丁结成一群,婆婆带着年轻的媳妇,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给长辈们磕头问好,说些吉祥话,唠唠嗑。作为家中还未出嫁的女儿,这时候是最清闲的了,不需要除去百年磕头,可以睡个回笼觉。等到中午左右,拜年就告以段落啦。这天中午还是一家人聚餐,年前准备的各种好吃的也都上桌了,晚上的话都是邻居朋友一起吃饭喝酒。
说到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祭拜。在老家,每次吃水饺之前都要先盛一碗给天爷爷天奶奶,一直也不是太清楚是哪位大神,估计是泰山老奶奶之类的,能保平安。初一的时候更是如此,初一凌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烧香、上贡品、点灯,贡品一般由鱼、肉、包子、枣糕、水果等,香分三处烧,一是院中提前支好的祭拜台,二是大门口,三是灶台处。前两处香要是高香,没处三柱,灶台处的因为在室内会稍微矮一点。初一这天家里是不能有黑屋的,也就是天大亮之前每个房间都要点灯照亮。等到出门拜年的回家家中,香也基本上烧好了,天也大亮了,主人就可以把灯熄灭,收起贡品了。
初二,一般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
初三早上吃水饺。之后一直到初六七基本上就是走亲访友了,七大姑八大姨家都要去串串门拜拜年,这段时间也是同学聚会的高峰期。
其实对于出门在外的年轻人,估计过年也就到假期结束了。但传统的习俗是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后这个年才正式结束。
正月十五,吃水饺,吃年糕,放鞭炮,打灯笼,猜灯谜。
正月十五这些节目一结束,你就可以望着圆圆的满月,嘴里慢慢念叨:过完年啦,该收心啦,这一年好好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