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无难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之所以会活得这么累,是因为心里装了太多无关紧要却又极其伤身的人和事。
生活中,难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总会有很多后悔和遗憾,当我们非常失落,又无处宣泄时,很多人便开始“怨天尤人”。
怨老天爷不开眼,怨他人没有为自己做什么,却不能冷静下来,反省一下自己,这不仅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愚蠢。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我们是把责任推卸给环境和别人,还是首先想到的是自《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切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是一种内心的自省,是要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些,让高贵的人获得本应有的自爱和未来的路不知怎么走,真希望走进深山,远离这个世界……
清净讲了一个故事:当年南岳怀让禅师欲传灯与马祖道一。看到马祖道一终日打坐,怀让禅师跟他打招呼,马祖也不理不睬。怀让禅师便拿一块砖在马祖面前的地上磨。马祖忍不住问:“老法师,您在干什么?”“磨砖做镜。”“砖头怎么能磨成镜子呢?您开玩笑!”f“那我问你,你在干什么?”“打坐!”“打坐为了什么?”
“为了成佛!”“砖头磨不成镜子,难道打坐就能够成佛吗?马祖怔住了,问:“怎么做才对呢?”怀让清净说:我们自身是牛,客观条件就是车,是打牛还是打车,显而易见。我们生活在世间,就像开车在路上,路直就直着走,路弯就弯着走。发生交通事故,或者翻进沟里,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操作不当。如果抱怨道路太多曲折,是没有价值和任何意义的。外在的客观条件或许我们无法决定,而改变我们自己则是完全可以的。
年轻人说:我天性耿直,心直口快,不好改!清净说:天性耿直和心直口快都不是缺点,甚至是修行的极好资质。只是,与不同人沟通需要注意态度和技巧:
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
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
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
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
与青年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
与孩子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一种态度走天下,必然处处碰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即可四海通达。
年轻人说: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恐惧和悲观。感觉几乎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很虚伪、奸诈、自私……不知怎么做能改善这种状态呢?
世界上最浪费生命的三件事:
1. 评论。别人不靠你活着,何况你未必了解他的全部,论人长短不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 责怪。责怪人人都会,却无法改变现状。共勉之所以好过责怪,在于既提高了自己,也欢喜了大家。
3. 担忧。准备不足或者无力改变时才会担忧,前者需要行动,后者需要放下。
在人生的旅途上,人们往往背着两个包袱,一个包袱上写着他人的过失,另一个包袱上写着自己的过失。然而走人生之路的时候,人们却往往把写着他人过失的包袱放到胸前,而把写着自己过失的包袱放在了背后。
很多时候做事并不是别人限制我们,而我们做事如果没有成功,应当马上反过头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切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是一种内心的自省,是要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些,让高贵的人获得本应有的自爱和自尊。
自此思忖过后,心中豁然开朗,可谓:“明了,心了,事自了。”既如此,我们何不自私一下,遇事时多“求诸己”呢?
从现在开始,学着用一颗平常心,去经历尘世的纷纷扰扰,去拥有人间最简单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