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以词的形式表达。
清明是一年中第五个节气,冬至后第一百零八天,春分后第十五天。这个时候气温回升,雨水增加,是春耕的好时节,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也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祭祀节日。
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按传统这一天不得生火做饭。传说清明寒食皆为一人而立,这个人叫介子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的臣子,他曾在重耳流亡期间,割股奉君。晋文公执政,介子推“不言禄”,携老母归隐绵山,后晋文公求而不得,放火烧山,介子推与母抱树而亡。
晋文公哀痛愧疚,便定介子推去世的这一天为寒食节,举国上下禁烟火。又一年寒食后晋文公上介山(便是介子推隐居的绵山,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改名)祭奠,见介子推抱亡的那棵枯柳复生。祭扫后,晋文公将复生的柳树命名为“清明柳”,这一天便为清明节。
传说便是传说,不必辩什么真假。
小的时候,清明这一天,总能看到一些大妈们拿着柳条回来,插在门上,那时还总是偷偷的把够得到的柳叶摘下来玩。后来便渐渐见得少了,路边的柳树不能随便折了,人家小区物业很多也不让插了。
还是会有很多人去放风筝的,从前见到的风筝种类不多,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种,现在不一样了啊,样式多的看不过来。上回在广场上,看到在各式各样的风筝中有一只蛇精的风筝,不由得很中二的喊了一声:呔,妖精,还我爷爷!然后我就感受到很多“友好的”目光……额,那个……我说话了吗?
几个小时前,有朋友向我感叹:果然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去扫墓祭祖时,差点冻死的半路上!嗯,当然是夸张,几天的炎热冲昏了头,总觉得今年是没有雨了,降温永远那么突然。
清明节的习俗实在是不少,但我独喜欢清明的雨。可能是因为清明雨水过后,气温上升,便不会这般凉爽的缘故吧。
清明,清明,清澈明净。
这个时节,怎么能不来一场雨呢?
羽殇
2018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