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伦理实验:假设一个无辜的朋友藏在你家里,这时一个追杀他的杀人犯来敲门,问你那个人在不在,你是应该说谎来保护你的朋友,还是应该诚实地回答?
你可能会说,我当然要保护我的朋友。但是康德给出的答案是,你应该说实话,因为诚实是绝对的原则,不应该根据情况而有所变化。
这个问题如果抛给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比如孔子,他可能会这样回答:你当然应该说谎去帮助那个无辜的人,因为你要通盘考虑当时的情景,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单一的戒律。没有哪一种伦理道德可以凌驾于情感之上。
但是,更为变通的方法,可以从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的《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桑德尔说,作为一个不说谎的人,遇到实在不能实话实说的情况,你可以给对方一个“ 误导性的事实 ”。
比如说,你的朋友为躲避杀手的追杀躲入你的家中,杀手找到你家,问你那个朋友是否在这里,你应该如何回答?
桑德尔不建议直接撒谎说他不在这里。他的建议是,你可以告诉杀手,“我今天下午在超市里见到了他。”
这就是“误导性的事实”。首先你说的的确是事实,你今天下午的确跟那位朋友一起去了超市。但你这是一个误导性的事实,因为杀手听了这句话,还以为你的意思是说这个人不在你家,你上次见到他就是在超市里。
你没有撒谎,只是变通性的回答了这个问题,而杀手自己把自己误导了。
好的回应和决策,一定是取决于我们对于具体情况的了解,还有对于整体事件的把握。
假设有猎头找你,说有个创业公司,愿意给你更高的职位,而且那个新公司的发展前景特别好,只是一开始给的工资比你现在的工资低一点,你有点动心。你还没拿定主意之前肯定不想让现在公司的老板知道你有可能跳槽。有一天老板跟你闲聊,问你有没有跳槽的想法,你怎么回答呢?
你可以说:“ 从经济上讲我对目前的薪水是满意的,我不认为有哪个公司还能给我更高的工资。 ”
你也可以说:“ 我对公司是有感情的,也喜欢现在的工作,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每一个我们经历的具体场景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如果我们不懂得变通,只会依照固定的法则或标准去应对,那么就不可能做出对整个系统有利的决策。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不确定性,总是会发生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打破我们原先对未来的设想。
有人说:如果我们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在计划中,提前考虑到这些可能出现的意外呢?
周全的计划的确会降低意外给我们带来的猝不及防和懊恼情绪,但也免不了让我们觉得沮丧。
中国人经常说“知命”这个词语。知命并不是要求我们要被动的接受现实中各种意外的摆布。命,恰恰是付出了我们所有的努力之后,仍然掌控不了的事情。前提是我们已经做了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但有些事情还是会发生,这时候只有尽人事,听天命。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生活的偶然性或者不可预测性都很正常。既然这样,我们不如放宽心态,顺其自然,保持豁达的心态。
因为敬畏无常,所以我们才会在繁荣昌盛的时候也保持谨慎,艰难困苦的时候也保持希望。
那我们怎么来应变变幻莫测的一切发生呢?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提高我们的预见性。提前预测可能的风险,然后及时避开。
孟子说“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就是在告诉我们,提前预判墙壁要倒,就不要站在即将坍塌的墙壁下面。
同时,我们也可以用“预见性”,来提前创造达成目标的条件。
尽管我们无法计划每件事,但是我们可以去思考促成事情向更好方向发展的条件,然后准备这些条件。让生活保持开放而敏感的状态,主动地创造最佳条件,以便离目标更近一步。
比如说杨隆恺老师,因为坚持每年参加好讲师大赛,持续写有关好讲师大赛的文章和心得,在各种平台分享自己参加好讲师大赛的收获,经常给好讲师大赛的主办方《中国杂志》投稿,还在2017年成为了好讲师系列大赛的推广大使,主动协助好讲师大赛成都赛区的启动与举办......所以在2017年的好讲师大赛现场,他有机会在这个大平台,和一些大咖同台演讲,给参赛选手带来了极具价值的现场演讲,让自己的地位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其实这个在全国平台现场演讲的机会,杨老师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但是因为他在前面创造了很多的条件,为变化打好了根基。所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机会的大门就向他敞开了。
所以,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关键是你创造什么条件让它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