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孩子在一起,有人穿短袖,有人穿长袖,有个女孩穿了一件羽绒背心。当别人问她为啥要穿羽绒背心时,她抬头45度向天,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女孩的妈妈一定是为了孩子好,让她穿羽绒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站在孩子的角度,她会怎么看这件事情呢?
在生活中,这种为你好的想法经常可见。比如,家长觉得孩子多吃饭就会长得高,规定孩子一定要吃完多少饭菜,才准下桌。又比如,家长觉得孩子多才多艺,将来才会吃得开,给孩子的兴趣班排得满满的。
工作中也有这样的情形。比如,有人觉得某种做事方式特别好,就要求团队一定要用这种方式工作。再比如,某些企业家觉得标杆企业的做法特别好,就要求本企业照搬照抄。
在这些做法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想法,我是为你好。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信我的准没错。我是为你好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有关心,有爱,也有对对方的不相信。因为你不够好/不如我/能力不够,所以要听我的。
当我们对他人有足够信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放手让TA自己去做。当我们放手的时候,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因为他人一定比我们更了解他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专家,都能做出当下最好的决定。
下一次,当你又想为他好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对他好。或者,站在他的角度问问自己,你是真的为我好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