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586——126
目的引领航向
——读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有感(一)
10月22日 星期五 多云
魏书生老师说:“许多人的平庸,原因在于没有明确的高尚的人生目的,只是昏头昏脑地活着,不知道追求什么。”
在加入“公益宣讲团”之前,我就是浑浑噩噩地活着,不知道读书、写作提升自己,不知道未来要走向何方,只是一味地低头拉车,眼界只是放在教学上,没有高远的人生目标。
加入“宣讲团”之后,我把“出一本有一定影响力的书”作为我的人生目标,模仿优秀前辈,坚持不懈读书、写作,持之以恒磨练意志,眼界、格局、胸怀水涨船高。
目的可以引领航向,树立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方有不竭动力,源源不断注入活力。没有人催我,没有人监督,内心强烈的愿望支持我,催我奋进。我佩服魏老师说的陈浩然、童第周、肖刚的例子,他们是在国家落后,民族衰弱的时候,毅然挑起挽救国家的重任,这是何等的胆识,身处逆境而不弃,自强不息铸忠魂。
如今的时代,物质丰盈,民族强盛,却缺乏坚强的脊梁,缺乏民族的灵魂。一些人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中,除了抱怨就是牢骚,学习劲头柔弱,上进心匮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学习的目的,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
作为老师,必须要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因为我们的受众是学生,学生要源源不断地得到新知识,新知识来自老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源头活水需要不断注入,方水清无臭,不长苔藓,不死烂鱼。老师的源头活水就是学习,拿起书来,开卷有益,这份学习不是任务,不是被迫,而是老师的职业责任,对工作的敬畏,对学生的负责,对自身的敬重。
有人说很难想象不学习的老师是如何教学的,一群不学习的老师,将成为学生头顶的天花板,阻碍幼芽突破桎梏,茁壮成长。一个老师要想拿起书来,必须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直视肩头的责任,不敢丝毫懈怠。
每学期开学,我都会给孩子们上专题励志课,鲜活的事例,坚强的意志,不屈的抗争,震撼的画面常常把孩子们激励得热血沸腾,雄赳赳气昂昂地写下自己的志向,可是为什么三五天之后,这份意志逐渐消散?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劳累、疲倦、没有自主权、难以坚持,都是孩子们半途而废的助手,如何让孩子们树立长远的目标?魏书生老师要求每个孩子每天都带上《名人传记》,闲暇时读一读,让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渗入肌骨,孩子们的意志力渐渐增强。
《名人传记》从哪里来?我在淘宝中搜到两套,一套是《走进课本里的中外名人》,作者李文庠,一共5本,69元,价格不贵,质量上乘,值得拥有。另一套是《小学生励志必读名人传记》,一共16本,才39块8,质量一般,但是读总是有好处。
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无意中翻到了哥哥姐姐的一本《作文好词好句集》,里面汇总了以前名人的励志故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诺贝尔的炸弹实验成功,一声轰鸣,他的徒弟被炸死,他也鲜血淋淋,从烟火中走来……那个镜头令人震撼,至今记忆犹新,可见时时阅读名人传记,对一个人影响至深。
我准备在11月份向孩子们推荐第一套传记, 每天带在身上,让伟人们的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亲爱的老师们, 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能眼前并没有看到什么益处,它却像一粒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田,终有一天繁华似锦,硕果累累,最重要的是,一个老师心中树立了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准备引领着孩子们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