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的
仅仅是因为很久没读实体书了,翻一翻书架,确实还有很多书籍摆放已久却一点也没翻阅的。
有一部分书,还是一个同事离职送给我的,不应该把这些书籍束之高阁啊,或者读过之后可以随意处理,没读过总觉得是个未完成的任务。
想读一下实体书,又像是能完成一个任务,于是拿起《温柔的叹息》来读。
阅读状况
每天基本会看下网络小说,休息,走路,坐下来玩手机,都可以进行网络阅读,一点难度都没有啊。
网络阅读好不好,不去管,总还想读点实体书的。
从容易的开始吧,比如,读一本休闲的小说——《温柔的叹息》。
要不要做些摘抄?要不要梳理小说的人物关系?要不要做内容概况、角色分析?
好难的感觉啊。还是随便读读好了。
作者简介
青山七惠是日本「80后」新锐女作家,1983年出生于埼玉县熊谷市,毕业于筑波大学图书馆信息专业,毕业后曾在东京新宿一家旅游公司工作,边工作边写作。
2005年9月,青山凭借小说处女作《窗灯》一举摘得有「芥川奖摇篮」之称的第42届日本文艺奖,在日本文学界崭露头角;继而又在2007年1月,以第二部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摘得日本最高奖「芥川奖」,成为该奖历史上第三位年轻的女性得主而名声大振。
目前,青山七惠已辞掉工作,专心从事写作。
《温柔的叹息》简介
《温柔的叹息》,日本作者青山七惠写,竺家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小说《温柔的叹息》从「圆」突遇4年来音信全无的弟弟开始。弟弟自说自话搬进姐姐租的房子,从此开始每天记「姐姐观察日记」。姐姐读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每一天过得是何等的枯燥乏味,纯粹是「复制加剪贴」。于是她决定试着改变现状,同弟弟的一个朋友相恋,接受同事参加忘年会的邀请,慢慢走出社交恐惧症的困扰。遗憾的是,她的男朋友却在这时突然中止两人的关系,这使她再度面临是否还要打开心扉的抉择。故事像极了一名女子成长历程的追踪报道。
除《轻柔的叹息》外,书中还收录短篇《拾松果》,里面的主人公也是年轻女性,描述她与公司老板及他2岁女儿之间的交流过程。小说氛围温馨如故。
读后感
《温柔的叹息》的故事地点是哪里,某个城市,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好像都没什么不同。
工作已经5个年头,遇到4年来音信全无的弟弟,然后弟弟还搬入自家一起居住,生活,便引入一个旁观者视角的观察记录,从弟弟的记录里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生活的枯燥乏味,于是,决定试着改变现状:开始社交,接受同事的邀约,同弟弟(风太)的一个朋友(绿)相恋……哪怕并没有预想的效果,或许,再回到原状,内在也已经不同,形式也已经不一样。
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人物关系也不复杂,娓娓道来,看着有点闲言碎语,家长里短,平平淡淡的诉说里有着生活的温馨,或者正是作者的特色:温馨、细腻、轻松,情绪到位地记录着女性的成长轨迹,而故事、意象、主题,同样如此。
可以用一些词语描述其风格特点:独特、纤细的日式哀愁;清新、平淡,宁静;清晰、流畅、情绪到位等等。
在小编的眼里,青山七惠的作品似乎并不值得大书特书,我终究更喜欢沉重一些宏大一些的作品吧。
或者,带来心灵的些许慰藉,何尝不是心灵类书籍存在的一种意义。
青山七惠的作品,大概也有同样的作用。
那一声温柔的叹息,就是对自己生活的诉说和品味,有质感,然后,也是生活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