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五一班英语口语课(表演课)
19/11/29
昨天在五一班上完英语课(unit9 what's your hobby?的partA)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孩子们自由做对话,人员自由组合,每个人尽量参与。
今天早上去上课,走到操场就听到了来自五一班的朗朗英语读书声,心里甚是欣慰。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好几个孩子纷纷举手,我正纳闷呢?这一上课有什么问题?但是看举手的那几个娃分明是兴奋的、精神的。
“你们几个怎么了?”
“老师,口语课,我们组先!”说完把小手举得更高了。
“哇喔,你们也太棒了!老师差点都忘了!”(其实我真没有想到孩子们这么认真在做这次任务,不是提醒真忘了。)
“老师,老师,我们可以上台做对话不?”
“当然,当然可以呀!你们还准备了惊喜、花样哦”
被孩子们的积极打动了。
依旧不忘我们的英语日常问候,毕竟口语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尽可能多得与孩子们用英语沟通,慢慢、慢慢地看能不能努力一把做到纯英文教学。
“ok,goodmorning.boys and girls.”
“good morning,teacher”
“How are you today?”
“We are fine.And you?”
“I'm great.And how about the weather today?”
“Cold.”
“Yes, it's cold, I heard a few students have got cold,so please take care of yourself.”
“thank you teacher.”
日常问候之后,小手们又高高地举起,尤其是第五组全体举起,顺势就让他们第一个开始。
四人上了台,看着他们分工与合作,满满的默契,显然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做表演的时候,首先是课代表周女歆小朋友作为“领导人”把团队成员的占位各自排好,然后自己在做情景对话的时候充分把“What's your hobby?”和“What do you like?”句子运用了起来,没有重复。包括被课代表采访的几位同学回答也是充分把“I like +v.ing”、“my hobby is+v.ing”和“__is my hobby"三种句型灵活运用。第一次以情景表演的模式做得这么好,让我是刮目相看。
接下来第二组,第三组………第八组
当然有两小组每次只是个别同学积极,却仍然没有调动其他孩子的积极性。(每个孩子性格不一样,表现方式也不一样,不举手并不代表就差劲一些。在观看表演者表演的同时,也默默地观察着这些孩子。发现有一部分是真的不会,因为基础差;有一部分是胆子小,不敢举手;有一部分是看自己组其他成员没有举,所以他也不举……)我把举手少和不举手的两组放在最后面,第一想着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做心理建设。第二想让他们看到那些表演者在台上的自信,去吸引他们;第三,刺激他们小组的内部协作精神:we are team!终于,倒数第二组全体成员按耐不住蠢蠢欲动的内心,上一小组刚结束,他们齐刷刷举起手,结果也是非常棒,每个孩子都开口去说英语。当然最后上台的小组也给了我惊喜,不举手并不代表不会。
当所有组的大部分成员表演完后,还有时间多,好几个小组纷纷要求再次进行表演,更完善的表演。其中第一上台的第五组在第二队上台后就开始纷纷举手(当然这种情况是好事,说明积极,但是还是得充分考虑全体成员。所以我说第一轮表演完后有时间再加场,首先我们得让其他同学也能享受同样的机会)。抢到第二轮第一个上台的又是team5,这一次他们由前面的4人扩展到了六人全员参与,所以我临时决定。把中间大组的课桌收拢起来,空出一块地进行表演。这下每个孩子都鲜活起来了。这一次不仅有精彩流利的英语情景对话,还有动作、表情、唱歌等等肢体语言,道具的辅助。真是精美绝伦,在短短的时间内,增加了两名新成员(有一个是因为流感昨天都没在上课的孩子,趁机会把鼓励的掌声送给这些生病依旧坚持学习的孩子们),默契度也是非常高的。
当然在课堂上也遇到了一些孩子,因为想要第二次表现得更好,所以私下开始讨论。这种情况下肯定会影响到纪律。于是我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是两个耳朵一张嘴呀?”,由此引出我们既要说,更要倾听,倾听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倾听是一种美德。五年级的孩子道德水平发展得还不错,一点就通。同时,就别人的情境对话进行听力提问,随机。所以在某一程度缓减了上面这种情况。
这种课堂是一种享受,每次时间都是溜得飞快,下课铃一响,孩子们竟然怨声载道。哈哈,可爱如你们,我怎能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