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书桌,一杯清茶,加之难得的宁静,自从走进船长梁晓玲的航线,走进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团体学习,我很享受这些学习充盈的日子。每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后,我会异常轻松地在小区里漫步,或者踢上两腿,或者舒展下胳膊,活动活动筋骨。当我猛地嗅到桂花的清香,会令我情不自禁转头寻觅,再定睛那一树苍翠中的缕缕金黄,还有躲在一旁探头探脑那不知名的枝蔓,万物在暖阳的照耀下,一切是那样的勃勃生机。
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导向的潜能,只要我们充分地相信。就拿人来说,人体内部拥有许多用于认识自己,改变自我概念,基本态度与自我定向行为的资源,只要营造出富有支持性的心理氛围,这些资源都会被积极调动起来。通过许多人本主义新观念的注入,我开始慢慢地成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我终于可以放下了许多“庸人自扰之”的焦虑,与孩子的相处已是越来越融洽了。
孩子每天早出晚归,异常辛苦,当孩子晚课回家有报怨时,我首先是真诚地接纳,孩子听到妈妈支持性的回应,几句话后又转到了学校的逸事上,牢骚轻轻如风散,不着痕迹。这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无条件接纳的神奇力量。
孩子一般下学归家时,我都会选择看书,这是积极氛围的营造。昨晚,我依然是阅读,孩子按门铃一进屋就找我畅所欲言,我当然会将目光移向他,关注他的眼神,关注我们的话题。当他停下来,我又接着看,我的目光就这样不断几次切换,常常也把他悄悄地带进了阅读的世界里。
还记得曾经我和先生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孩子睡觉前老坐在我们的卧室,赶都赶不走,很影响我们的心情与睡眠。现在想想完全是我们做父母的处理方式不当,原来孩子一回家,我们早已躲进了卧室做休息状,一整天未曾谋面,他心理应该憋着许多新鲜的、苦恼的事儿要和我们分享呢,我们却不理它,他当然要呆在我们房间里主动找被关注啦。现在我一改往日作风,孩子晚上九点半下课归来,我都会用看书、聊天来迎接。就拿昨天来说,我们依然聊得很欢,又看会儿书,到了十点半(我的就寝时间),我会进房间休息,孩子不知啥时进来了,我也不会再哄他走, 望着孩子看是不是他还有什么话想跟妈妈说,只见他拿着一个剥好的柚子,像抓住的一个皮球在我面前开心地做着上臂伸展运动,我笑道:妈妈的瑜珈课有时就是这样练的哦。然后他又请求我跟他把这个“球”双方投掷十个,他投我接,我投他接,抛物线有高有低,碰出许多灿烂的惊喜,十个之后,他心满意足笑盈盈地走出了我的房间,还给我关了灯,带上了门。
同样都是一件事,结果却大相径庭。看来,家长的正确引导是多少的重要,真的是没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家长。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们家庭氛围就是最重要的生长土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在这块“家庭土壤”里不断洒入孩子不同阶段所需要的不同心灵养分啊,这粒种子才能生根发芽,茁壮地长成他自己想要的样子。有些家长又担心事事顺着孩子,孩子将来还不无法无天?可殊不知,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温馨家庭里,一个孩子又能将天翻到哪里去呢?
最后给大家送上一段心灵小语: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你就没有看见孩子;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时,你就开始看见了孩子;当你关心孩子意图背后的需要和感受时,你就真的看见了孩子,你的心看见了孩子的心,你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相遇,爱就发生了,温暖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