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自古英雄多情泪,温柔乡中岁月催。
偏爱红颜失大志,乌江亭畔骨成堆。
【壹】初见
公元前207年初秋,吴中,项氏举兵。
“秦君暴虐,楚王当兴。愿随我等起事者,一律封赏。否则,这便是下场!”
只见一人扔出一颗头颅,一手按剑一手持枪,环顾四下。
此人姓项名羽,身高八尺,双眸似剑,面容冷峻,令人生畏。
“我等愿追随项将军起事!”
众人见此,纷纷跪拜。
不料,竟有一女子独立不语。
“汝是何人?为何不跪?”
项羽提枪,上前质问。
“哼!你不过一匹夫,我为何要跪?你若能三军之中取下秦军主帅头颅,我便跪你拜你!否则,你便是杀了我,我也绝不跪拜。”
该女子一身素装,虽未施粉黛但难掩其冷艳,其不仅面无惧意,更还挺直了身子。
“哈哈!好,好,好!自古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既然你有无畏生死之傲骨,那我亦当遂了这匹夫之勇!我今与姑娘约定:十日之内必取秦将首级,以证吾勇!介时,姑娘可得看仔细了。”
项羽说罢,扬长而去;留下那女子,无动于衷;众人起身,暗暗称奇。
【贰】再会
时光如梭,约期将至。
红日当空,旌旗招展,吴中城内人潮涌动。
“昔日我项羽有言在先,十日内必取秦将首级,至今不过七日,我已兑现承诺,就不知当日之人可否记得!”
只见项羽身披银色铠甲,头戴紫金冠,手持秦将首级,面显桀骜,四下寻觅。
“君既守约,我虽女儿身,亦晓一诺千金之理。敢问将军,你所杀之人为何等人物?莫不是那马前卒无名之辈罢!”
不等项羽目光寻至,那日女子便主动走了出来。今日之她,一袭红装,明眸皓齿,略施粉黛,宛若天仙般,与那日素装女子判若两人。
“你就是那日激我之人?”
项羽不由得心中一惊,顿时收敛了冷酷,回之以笑脸。
“怎地?堂堂男儿莫非也是那轻薄之徒?那日不过是想一试将军之勇,故才乔装以试;如今将军守约,我这才盛装相迎。若将军害怕如实回我话,那今日之约亦当作废,恕小女子不再奉陪!”
红衣女子说罢,正欲转身离去。
“且慢!我既已守约,定然不负。此人乃暴秦国相李斯之子李由,正是秦军主将之一。姑娘若不信可看此物。”
说罢,项羽便示意属下呈上楚王嘉奖令,上面详细记下了其于三军之中取下秦军主将李由首级之事迹,并授予勇武将军之职。
红衣女子读罢,不由得心生敬意,且欲行跪拜之礼。项羽随即飞身而至,止住其跪拜。
“姑娘既已信服,可否留下芳名与府址?待我功成时,定会去府上拜会。”
此刻,项羽深信,她将是其今生所寻之人。
“既见君子,何问出处?江南有鱼,沭阳而生。他日有缘,自会再见。”
红衣女子说罢便头也不回的离去了。
属下见此想上前拦阻,不料项羽一个冰冷的眼神就将他们震慑了下去,转而不禁一笑的看着她离去的身影。
【叁】功成
自古道:英雄难过美人关。项羽亦是如此。
那一日的守约相见,有如流星划破苍穹,点燃了项羽心中最炙热的火焰。那火焰将吞噬掉整个大秦帝国,以及战神项羽。
公元前208年秋,项羽亲率四万楚军迎战秦上将军章邯所率领的四十余万秦军,两军交战于巨鹿,史称:巨鹿之战。
这一战注定了会在历史上留下极为浓重的一笔,它不仅仅是一场以少胜多之壮举,更是项羽实至名归之所在。
“暴秦无道,毁六国之宗庙,成一家之私。今吾大楚应运重生,誓雪六国之耻,报灭国之恨,还天下于万民。自吾叔父起事以来,我等战必胜,攻必取,所向披靡,秦人闻之,无不胆颤。今其老将携残兵欲挡我等前行之步伐,有如蚍蜉,何其可笑!众将听令,自今日起,备足三日粮草,今夜子时随我渡江。”
项羽说罢便又做了一番安排,即先令英布等领军做先锋渡河扰敌,待秦军麻痹大意时,其便亲率所有兵马渡河决战。
“此生若功成,必寻卿为妻;如若不成功,吾亦永别离。”
项羽亲率楚军抢渡漳水,并命令全军破釜沉舟,以示不胜则死之决心,最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并以一当十之斗志击溃了十倍于己之秦军,可谓神勇至极。
待秦军主力溃败之时,作壁上观的各路诸侯这才出兵相援,直令项羽心中很是不爽。
“尔等与秦,不过一丘之貉,我暂且不与计较,但尔等须奉我为霸王,且须接受我之封赏,无论何时均听我调令,否则,有如秦军之下场!”
楚军大胜后,项羽立即召见了各路诸侯,并一一给予封赏,西楚霸王之名也由此而来。
功成名就之时,项羽之志便不再是逐鹿中原了,反而生出了衣锦还乡之愿,尤其是对那位奇女子的向往与想念。
“既见君子,何问出处?江南有鱼,沭阳而生。敢问二位,可知其解?”
项羽召来范增与陈平问询一二。
“哈哈,恭喜霸王,喜得佳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出自《诗经·郑风》,表达了该女子爱慕之意。江南有鱼,此鱼非鱼,而是姓虞,沐阳而生,指的便是沐阳之境。霸王若想寻到此佳人,必去沐阳寻虞氏方可得之。”
陈平随即献言道。
“呸!坏霸王之志者,非尔等莫属!”
一旁的范增不由得怒目而视,项羽见此亦生不快。
“亚父,我不过是问一解而求心安,何至于您如此动怒!”
“今霸王之志初成,当以天下为己任,怎可生出儿女私情?据老夫获悉,他陈平私下里与那刘邦走的很近,且老夫观那刘邦非为池中之物,还请霸王当机立断,断绝私情,关押陈平,削平刘邦。唯有如此,则霸王之大业可成!”
范增满脸怒容的回应道。
“这……亚父恐是多虑了。我不过是想回江东了,所以这才找了个理由。至于陈平与刘邦,我信得过他们。还望亚父勿复多虑。”
项羽赶紧走上前去宽慰道。
“多谢范先生之提醒,也多谢霸王之信任!”
一旁的陈平听得是胆颤心惊,生怕被项羽看出了异样,所以故作镇定。
范增见此不由得拂袖而去。
“霸王,适才范先生之言不无道理,常言道:男儿志在四方,岂可迷恋温柔乡?但您非常人可比,今霸王之功业将成,岂能虚度光阴、无佳人做伴?今范先生虽心存疑虑,可在下亦有两全之法……”
陈平说罢便走近项羽耳语了一番,直听得他连连叫好。
过了不久,陈平悄悄派人去寻找项羽所心仪之人虞姬,并将其安排在了项羽身旁。
【肆】业败
迷恋温柔乡的男人就不再有纵横天下之志气了,即便是英勇过人之项羽,亦难逃此宿命。
有了虞姬的陪伴,项羽便有了软肋与羁绊,他不再是昔日那个神勇无敌之霸王了,转而变得多疑而寡决。这让其身旁的范增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大志未成失初心,温柔乡里度春秋。我虽胸有平天策,只恨那时太恼羞。如今霸王无神勇,一旦功败万事休。”
作为项羽身旁的顶级谋臣,范增已然料到了结局,可他除了后悔当初那脱口而出之冲动,他更加的不甘心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对于那日陈平之解答,他完全可以不动声色的予以阻拦,那样既能保全自己在项羽心目中之地位,也更能将所有威胁扼杀于摇篮之中。可惜他当时太冲动,以至于让项羽中了陈平之计,甚而沉迷于温柔乡之中难以自拔。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有了裂痕便再也无法恢复如初了,甚而那裂痕会越变越大,直至吞没昔日之情义。
公元前204年,范增因项羽之不信任而主动告老还乡,许是气恨交加之故,加之已八十有余,他最终死在了回乡路上。
公元前203年,刘邦采用张良之策,调动了韩信与彭越,兵分五路合围楚军于垓下。最终,项羽遭遇了其人生中最大的败绩——垓下之困,并开启了生命倒计时模式。
然而,即便是到了穷途末路,项羽心中依然心心念念着虞姬,他一遍遍吟唱着那首为虞姬所作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自古多情空余恨,失了江山的英雄也注定了护不住自己心爱之人。
随着四面楚歌的响起,项羽最后的柔情——虞姬也便走向了毁灭。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吟罢,自刎于项羽面前。直教项羽失声痛哭、心如死灰。
待安葬好虞姬后,项羽便做了其人生中最后的霸王,亲率二十八骑决战乌江,并数次冲破汉军之阵,杀敌无数,他再次向历史证明了“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之真实!
最终,项羽自刎于乌江亭畔,结束了其辉煌而悲情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