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段子
【二阶段新增片段二】
R·阅读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 P6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来,我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想通,乐于互助。我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为了彼此乐于互助,我们专注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的观察是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中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到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I--暴力这词在语言上往往有很大的杀伤力,后来发现有一种方式可以避免,让我们能了解彼此。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第一:清楚的表达结果,不做主观判断
第二:表达感受,比如受伤、开心、喜悦等
第三:说出具体哪些原因导致了有这样的感受
第四:具体的请求
A1--第一次比较正式的知道了非暴力沟通这词的真正含义,以往我都是属于对谁都是毒舌,爱挑对方的毛病,特别是朋友,比如很久没见的闺蜜约着见面,A最近有点长胖了,我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哎呀,你怎么长这么胖啦?”然后气氛瞬间尴尬,我当时还不知道,还若无其事的开着各种玩笑。现在想想,当时闺蜜可能也就一笑而过,知道我是这样的人,不放在心上。但这种不好的表达方式直接影响了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A2--最近家里的事比较多,我打算用学到的这个方法去跟妈妈沟通。打电话告诉妈妈“妈妈,你不是一直觉得来成都跟我一起生活会增加我的负担吗(表达结果),其实真的没有,你来成都我只会很开心(表达感受),因为第一在这边你会生活的很好,身体也会慢慢康复,第二我们互相照顾,我也可以不用天天在外面吃饭,我的身体也会越来越好,第三在这边生活你心情会很愉悦,没有那么多不开心的事在你身边(说需求),您觉得呢,我希望您身体健健康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你在我身边的原因(提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