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国卷一
(适用地区: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乱世当用管仲才(文/魏智渊)
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关于齐国一段历史的读书会,但我今天不想直接谈历史人物,想说一说我们班明天要进行的班长选举。经历几轮淘汰,现在小高同学票数相对领先,小钟同学紧随其后。我今天一边在读材料,一边在想,究竟谁,才能把我们这个全校有名的乱班带出泥潭?
几乎全班同学都喜欢小高,我也不例外。小高是谦谦君子,他做学习委员期间,从来没有喝斥过任何同学。但大家对小钟的评价,就明显两极分化了。一方面,小钟做劳动委员后,我们班的卫生,每次都是年级第一。另一方面,小钟对同学很苛刻,如果有人忘了打扫卫生,他一定会一盯到底,搞得别人很难堪,一点面子都不给。这种事,如果是小高的话,肯定自己拿起扫帚,悄悄就把活给干了。
说真心话,我本来准备也投小高一票,但今天读了齐桓公和管仲、鲍叔的故事后,我犹豫了。我在想,如果我们的班主任是齐桓公的话,那么,我们应该举荐管仲呢?还是鲍叔牙?
我觉得,应该是管仲。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班级发生根本的变化,就像一个国家要从乱世中崛起一样,要首先推举那些能真正下力气整治乱局,恢复秩序的有才能的人,而不能只诉诸于道德情感。
管仲就是这样的人。齐桓公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哪怕鲍叔要忠诚得多,人品似乎也好得多,但齐国要称霸,得靠管仲这样的人才。哪怕管仲曾经是他的敌人,甚至差点致他于死地,他也必须放下前嫌,拿出胸怀,信任管仲,将国家大事托付于他。
有人会说,难道人品不重要吗?
没错,管仲是有些冷酷无情,不是儒家意义上的谦谦君子。但他并不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他无论追随谁,都极具敬业精神,敬业难道不是道德的表现?而且,在春秋乱局中,齐桓公究竟需要的是道德家,还是能解决问题的人?连孔子也称赞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在孔子看来,管仲的所作所为,暂时地终结了连绵的战争,这就是最大的道德啊。
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那么这段历史,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班虽然像春秋战国一样,还很乱,但我们爱自己的班级,我们也希望有一天能够称霸年级。明天班长选举,我们应该选谁?这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我希望我今天的发言,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
谢谢大家。
(完)
补记
前日写2020年高考作文 | 鲍叔究竟聪明在哪里?有感而发,并非标准的下水文,却被误解为下水文。昨晚在老魏的咖啡馆做了一个小时的即兴高考作文点评,中间读了昨天下午写的一篇下水文,今日发出,请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