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雅教育_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小时候孩子做事都听父母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想法越来越多,洞察力也越来越强,他们不想再被父母束缚,渴望得到解放,能够遇事自己做决策,所以就会出现孩子叛逆现象。既然孩子有情绪,家长就要适时作出改变,那么具体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做一位有耐心的家长
孩子进入叛逆期,最大的表现就是和父母顶嘴,当孩子和父母争吵,家长可适当让步,不要在孩子的气头上和他争辩谁对谁错,甚至气不过打骂孩子,这样只会使孩子和父母发关系更加恶化,增加孩子对父母的怨恨。孩子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孩子在发泄情绪时,家长要有些耐心,尽量少说话,等孩子平静下来,再询问孩子原因,倾听孩子心声,让孩子诉说心中的压力和不满,让孩子把心中的苦闷尽情释放出来。
2.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
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每天忙于应酬,很少在家陪伴孩子,孩子有时候对着父母发脾气,并不是真正心情不好或者不懂事 ,只是想引起家长的主意,让家长多关注自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抽出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一些亲子活动,或者一家人一起看
一部暖心的电影,陪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等等,增加和孩子的共同话题,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和父母成为朋友。总之,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席,做一个负责人的家长,这对孩子摆脱叛逆很重要。
3.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在小时候是非常容易学父母的,如果家长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发脾气,孩子就会
在无形中被传染,还有的父母总是不考虑孩子感受,在大街上,或者学校这种公众场合对孩子发怒,甚至打骂孩子,这对孩子的心灵建设是非常不利的,会对孩子造成心灵创伤,甚至由此萌发“你凭什么管我?”这种叛逆心理。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言谈举止都要考虑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成长氛围。
4. 和孩子保持平等关系
大多数家长习惯了发号施令,经常不问孩子意见就给孩子报了很多辅导班、兴趣班,孩子几乎没有发言权和选择权。家长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只要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对孩子好就行。这种做法其实是剥夺了孩子主动发言的权利,在孩子眼里,家长根本没有真正尊重和理解他们,孩子的心里自然不会好受,日积月累,孩子终会有反抗的一天,叛逆就是他们反抗的一种形式。家长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切勿粗暴教育,要多听听孩子意见,问孩子的真实想法,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孩子真的不同意家长给自己的安排,家长可以适当考虑孩子的建议,做出的结果也尽量民主些。
5. 让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孩子开始变得少言寡语,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也少了,自己的小秘密也越来越多了,就像文章片头第三位家长所说的,孩子做很多事情,都不和自己说。还有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写日记,企图把自己的心事都放在这个本里,这时,家长不要主动去翻看孩子日记,或者总是询问孩子不愿说的事情,孩子长大了,该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长一味窥探,不仅没有尊重孩子隐私,还会彻底激发孩子叛逆,疏远和父母的关系。所以,适当允许孩子有点自己的小秘密吧!偶尔的放手并不是放纵,而是换位思考。
叛逆期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时期,家长们也不要太过忧虑,保持正确的心态,适当引导,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才是保持亲子关系,减少孩子叛逆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