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我们的联系
——阅读《耀县志》后的一点随想
摇头晃脑地背了那么多年历史课本,年近三十,方发现历史可触可摸,真实而有力。
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庚子赔款,耀州每人征银一两,差徭银四分。我的祖父生于一九二六年,想必他的父辈,应该也被当时的官府收过一两银子吧。
这事情扯得有点远,但作为念过一点书的后辈,我忽然发现曾祖父的这笔支出与大时代紧密相连。
话说1900年,当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闹得不可开交,慈禧太后一时豪情四起,宣布大清帝国跟国际列强开战,不久,八国联军占领紫禁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等人逃至西安。(可延伸观看影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
然而,这烂摊子还得人收拾。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清廷在北京跟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丧权辱国,有史以来,未之有也。历史课本言,这个条约彻底地使中国社会彻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主义社会。
该条约第六款规定,赔偿各国关平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238150两,以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其中,从1909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此为后话。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成立。1949年掌管该项基金的清华校长梅贻琦到台湾后,又用这笔款项成立了新竹清华大学。而目前,新竹清华大学已与内地多所高校签订交换生计划,造福不少学生。
说远了似乎。但不得不承认,当年正是有曾祖父这样一批背负着严重苛捐杂税的农民——中国最广大的农民,才衍生出后来的这一系列现实。
再往前一点。
康熙二十五年,即1686年,沮水冲啮西城墙,西城外镇水铁牛漂没无迹。沮水是耀州城西的一条小河,小时候我曾和同村的几个伙伴多次游逛,印象中如溪一般的河水汩汩流淌,夕阳西下,时间缓慢、岁月静好。至今耀州城内尚有一街,取名铁牛街,莫非与此有关?
顺治八年,即1651年,吴三桂率师北上,驻兵漆水河畔,乘间登药王山揽胜,捐金修葺药王祠殿。漆水河与沮水同为环绕耀州的一水,居城东,汇入石川河。且不论吴三桂人品如何,于国于民族如何,单单他舍金修药王山一条,就已赢得我的不少好感。
人有多面,遑论置身于历史中的一个个体。范仲淹被贬到耀州的时候,肯定也充满了无可奈何。
北宋庆历元年,即1041年,春三月,范仲淹贬知耀州。在耀州,他写下了《谢上表》一文。
再往前面的唐朝看一看。
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十一月,唐高祖李渊莅宜州。武德八年,即公元625年,十一月,唐高祖李渊复莅宜州,校猎于县西原。据史料载,唐朝时的耀州县治所在地位于今天的塔坡原,那么西原是否为下高埝塬,抑或小坵塬?
李渊最后一次来耀州是为625年,一年后,玄武门之变发生;两年后,秦王李世民即位,开启贞观之治(627年至649年)。两次选择寒冬腊月的十一月来耀州校猎,是否为了舒缓因儿子们勾心斗角而烦乱的郁闷心情?
李世民朝务繁忙,离世的前一年,即贞观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48年二月,猎于华原。是疲惫后的散心,抑或如他父亲当年一样烦闷不堪?二月在北方依然属于冰天雪地的季节,他是突然来了兴致策马而来,还是其他?
历史不容假设,但可以想象。
同样的土地,不一样的时间。
曾经叹惋历史年表繁杂而多节,如今依着身边的一丝一毫联系寻去,竟发现历史带给自己如此多的丰富、骨感。线条感、立体感、画面感,任由你的想象生发、联系、结成一片一片理性判断的网。
探索祖先过去的足迹、岁月的留痕,不仅是借前车之鉴,还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历史与我们遥遥相望,可也触手可及。布满尘埃的碎石瓦片,坍圮荒弃的沟坎土坡,四枝舒展又老态龙钟的古柏,每处眼前的所在,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蕴含历史维度的存在,原来离我们这么远又这么近。
2017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