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关系(一元关系) 之二
3.核心自我感(2—7月)
在两月龄出现这些变化之前,婴儿的社会行为相对更多地直接由生理需要调节—睡眠和饥饿。在六月龄之后,婴儿再次改变,沉迷于并且熟练地操控外界客体;四肢和手—眼协调能力迅速提高,对非生命物体的兴趣席卷全场。当生理与情感平衡时,婴儿相对更多地关注物,而不是人。因此在两与六月龄的两个转变之间婴儿是相对更多地社会性导向的。
照顾者行为变量与婴儿偏好的配合给了后者最优的机会,去认识那些界定自我与他人的行为不变量,由婴儿引发的照顾者的社会行为通常都夸张且比较刻板。例“婴儿语”带着标志性的音调升高、简化语法、夸张的音调等高线;“婴儿脸”(成人面对婴儿时自动做出来的通常是奇怪但有影响力的鬼脸)的特点是各方面的夸张、持续时间拉长、鬼脸成型和平复得更慢。
举例说明:嗨,宝贝……对呀,宝贝……嗨,宝贝……你在做什么啊,宝贝?……对呀,你在干什么啊?……你在干什么啊?……你在这里干什么呢?……你什么也没干?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重复的面部展示、身体触碰游戏、习惯化与去习惯化(顺序与重复的重要性)、愉悦的兴奋水平、认知与情感体验等主题与变量格式。
在此普通的动机和能力之外,婴儿需要特定的识别能力,去界定核心自我感最关键的不变量。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四个关键的不变量。
(1)自我能动性。对自身行动的创作权感和对他人行动的非创作权感:拥有意志、拥有对自发行动的控制(当你想要动你的手臂时手臂就动了)、并接纳随行动而来的后果(当你闭眼时眼前就黑了)。可分解为三个体验不变量:①意志不变量,先于运动动作的意志感,是最为基本的一个。例四月龄的婴儿伸手去拿特定大小的物体,开始能够控制手指的位置、手掌的张开程度、以与要抓的物体匹配。在接近物体的途中完成了这些手的调节,与看到的、尚未触碰到的物体大小相适应。以运动计划为形式的意志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存在,在执行时可以与不同的肌群结合。这就是皮亚杰说到感觉运动图式和婴儿集合不同手段达到同一目标的能力时所指的东西。
②本体感觉反馈,动作中发生或未发生的本体感觉反馈。只要有了这两个不变量,意志和本体感觉,婴儿怎样感觉到它们的三种组合就变得更清楚了:自我意愿行为(把拇指伸进嘴巴),体验到意志和本体感觉;他人意愿行为(妈妈把奶嘴伸向婴儿的嘴巴),无意志和本体感觉体验;他人意愿作用到自我的行为(妈妈握着婴儿的手腕玩“拍手”或“拍蛋糕”游戏),只体验到本体感觉。正是以这种形式婴儿得以识别那些界定核心自我、核心他人的不变量,以及界定自我与他人的这两个不变量的不同混合状态。
③行为后果,动作后果的可预测性。例如如果你闭眼,世界就变黑暗了;如果你转头、转眼珠,看到的景象就在变化。
(2)自我统一性,具有不管在运动(行为)还是静止时,都是作为一种非碎片状的存在,是一个有边界和整合行动轨迹的物理性整体的感觉。我们从发源(同一源点)、动作(行动)、临时结构(不同实体的组织结构)、强度结构、格式(同一实体),这几个体验特性协助建立自我统一性。例如母亲手握拨浪鼓在摇晃,对婴儿说“宝贝,看这是什么?”,婴儿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向母亲爬去。
(3)自我情感性,体验到归属于其他自我感体验的模式化内在感觉(情感)特质。大约两月龄时,婴儿已经具有了许多种情绪情感的无数体验—快乐、兴趣、烦恼,可能还有惊讶和愤怒。对每一个独立的情绪,婴儿都会慢慢识别并期待一组特征性事情发生:①面部、呼吸、发声器官的特定的运动流中的本体感觉反馈;②唤起或兴奋时内在的模式化的感觉;③感觉的情绪特导性性质。
对每个婴儿而言,属于每一个独立情绪的自我不变量群都发生在一定的背景之下,通常伴随着不同的人。例如妈妈做鬼脸、婆婆挠痒痒、爸爸把婴儿抛向空中、临时保姆发出一些声音和叔叔的木偶表演,可能都被体验为快乐。这五个“快乐”的共同点是三种反馈群:来自婴儿的脸、来自兴奋特征和来自主观体验的性质。
(4)自我历史感,具有持续感,对自己的过去有连续感,因此得以“继续存在”,甚至能够在保持同样的同时改变。例如婴儿被放在婴儿床里,头上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可活动玩具,一根线把婴儿的脚和这个活动玩具相连,每次婴儿踢腿,玩具会动,婴儿很快学会通过踢腿让玩具动起来。训练几天之后,把婴儿放在同一个带有活动玩具的婴儿床里,但是脚上没有连线。房间的背景、人物、摇篮、玩具等唤起运动行为,婴儿开始高频地踢腿,虽然没有连线因而玩具没有动。(新玩具寻回或唤回运动行为的线索作用比较弱)
4.主观自我感(7—15月)
在生命的第七至第九月之间,婴儿逐渐产生了一个重大的领悟:内在主观体验、心灵的“主旨”,很可能是别人也有的东西,该发育阶段的主旨可能只是简单而重要的行为。比如行动的意图(“我要饼干”)、一种感觉状态(“这个真好玩”)或注意力的聚焦(“看那个玩具”)。
(1)分享注意的焦点,指示的手势和跟随另一个人的视线的动作属于那些可以推论出注意分享,或联合注意的建立的第一批外显行为。例如婴儿在床上,不断用手指指向房间里的灯、壁画、鲜花等,嘴连续发出“噢、噢”的声音,妈妈看着灯说“这是灯”,婴儿停顿一会,会转向壁画。
(2)分享意向。例如婴儿抓起玩具扔在地上,用命令的语气发出“啊!啊!”的声音,妈妈捡起玩具交给婴儿,他马上又扔到地上,继续发出“啊!啊!”的声音,,重复几次,婴儿会露出兴奋的笑容。这些指向一个人的动作指示婴儿把一种内在心理状态加诸此人,也就是理解婴儿的意向、有满足该意向的能力的人。
(3)分享情感状态。九月龄左右的婴儿能够注意到他们自己的情感状态与在别人脸上看到的情感状态之间的一致性。九到十二月龄,当婴儿开始分享动作和关于客体的意向、用前语言的形式交换主张时,情感交换仍然是与母亲交流的占主导地位的模式和内容。大多数涉及意向和客体的原型语言交换同时也是情感交换(当宝贝第一次指着球说“九一”时,周围的人报以快乐和兴奋),著名“悬崖实验”能很好说明。
(4)情感调谐。婴儿九个月大时,母亲在其类模仿的行为中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这个维度似乎与婴儿身上的一种新的状态配合得天衣无缝,即潜在的主体间性伙伴状态。她的行为从模仿扩展到一个新的类型,我们称之为情感调谐。实际上必需有以下几个过程才能做到。第一,父母必须能够从婴儿的外显行为解读出婴儿的感觉状态;其次,父母必须做出一些不单纯是模仿,但又在某种程度上与婴儿外显行为一致的行为;第三,婴儿必须能够读懂父母的回应性反应与自身的感觉体验有关,而不仅仅是模仿自己的行为。只有在这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感觉状态才能被另一个人所知,无需使用语言,两人都能感觉到交会的发生。
例如:①九月龄的女婴因为一个玩具很兴奋,伸手去拿。当抓到玩具时她大声叫喊“啊!啊!”,并看着她的妈妈,她妈妈也回看着她,耸起肩膀、上半身剧烈摇摆,像跳摇摆舞似的。她女儿停止“啊!啊!”叫的同时摇摆舞也停了,但兴奋、高兴及其强度是一样的。
②九月龄的男婴,面对妈妈坐着。我拿着拨浪鼓上下摇着,带着兴趣和平和的愉悦。妈妈看着,开始上下点头,与她儿子手臂的动作节奏相同。
5.恰到好处的挫折
科胡特(1984)认为儿童期的这些过程要两个先行条件。第一,孩子和他的双亲或者其他依恋对象之间有“基本的同调”。第二,孩子必须体验到自体客体失败,由于依恋对象非创伤、错误的共情回应。这样的儿童期依恋对象的自体客体失败被科胡特称为“恰到好处的挫折”。这些自体客体回应需要的微小挫折,通常在孩子可忍受时间跨度内,就被照料者的同调回应所补救。所以,同调和恰到好处的挫折是发生转变内化作用过程的两个先行条件。转变内化作用是“结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因恰到好处的挫折所产生的压力促使自体—自体客体交互的功能的各个面向(例如抚慰、肯定等)被内化”(wolf)。玛丽安.托宾解释到,当体验到某个独立功能的丧失是“可忍受的”、阶段—恰当的(“恰到好处的挫折”)。例如丧失之前由照料者为婴儿执行的安抚功能,可以说,精神没有顺从地接受这个丧失;反而,借由精神的逐步内化或结构化,它保留了之前由客体执行的功能。
母婴之间的关系性动作的层面,这样的“动作”常常是有着丰富的细微差异的“前语言动作”;在表达的动作中,时机的微妙差异、音调、重音等;动作—选择的持续涌流以多种微妙的方式体现了每个人的核心意图和情感状态是如何被对方内隐地理解的。
下面从主体间互动性来解释如何被对方内隐地理解的:1.理解与覆盖。这是一种单元性,静态性的方式。例如婴儿发出“呜、呜”的哭声,妈妈立刻知道宝宝饿了。(理解 )婴儿发出“呜、呜”的哭声,妈妈不加思索说宝宝要睡觉了。(覆盖)
2.协调与错位。这一种双元性、动态性的方式。母亲没有正确地回应婴儿,婴儿就会自我调节,发展出适应性策略(温尼科特的过渡客体、潜在空间理伦),系统建构完成。例如,婴儿嘴发出“啊、啊”的声音,手用力摇晃地拨浪鼓,眼睛直盯着妈妈,妈妈忙于整理东西,没有看宝宝;婴儿努力摇晃几次,看见妈妈没有回应他。他自己放下拨浪鼓,又拿小汽车开起来,内隐性情感性共鸣(协调),不仅仅是认知层面上的共鸣;双人系统是非线性的、异质性的和无法预测的,因为互动在本质上是即兴的、创造性的。例如,母亲手拿小汽车,对着婴儿说:“宝贝,这是什么,是小汽车啊,快过来拿”。婴儿看着妈妈的笑容,看一下小汽车后就向妈妈爬去。当婴儿快抓住小汽车时,妈妈笑着把手往后退了一小点,婴儿没有抓住小汽车;抬头看见了妈妈的笑脸,好像得到鼓励,迅速向前爬去,这一次一把抓住了小汽车,开心地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