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感

前几天,小海告知我们,妹夫出差回来的消息。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发现一个现象,妹夫有事都是告诉小海,然后小海再告诉公婆妹夫的具体行程。妹夫他娘知道儿要回来,就张罗着做包子馒头千层饼,她知道自己的儿爱吃。作为旁观者可以看出亲家母浓浓的母爱。

观察久了,发现亲家母的边界感似乎把握挺好的,这里为何要用似乎一词呢?因为我只是从我的角度去观察,可能同小海身为儿媳妇的角度看待问题不一样。

这两天我一直在思考边界感这个问题。有孩子后,长久的陪伴,让我心生出希望孩子能一直与我分享喜怒哀乐。

妹夫与小海的互动给我提了个醒。孩子大了以后,父母不再是倾诉的第一对象。有事没事铁定先找队友,尤其成家后,各自家庭是小团体,真的不能跨越边界去指手画脚。

儿还未长大,我已经假想未来他不与我谈心的场景了,只稍想片刻,便有些小难过。这也许是朝夕相处带来的负面影响。

思绪回到现在,发现队友也如此,他有事都找我,没怎么找婆婆,不是没感情,而是边界把握的很好。倘若他所有事情都选择先告诉婆婆,我可能会有意见。

未来有一天,当我熬成婆后,得记得自己为人媳的想法。无论何时都要把握好边界感,我始终觉得在一个大家庭里,夫妻关系排首位会减少掉很多麻烦。毕竟运气不错的话,陪伴终身,朝夕相伴的人唯有另一半。

写到这里,莫名想起《爱的艺术》里谈到的爱,“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我当时看到这句,条件反射的想到母爱,因为母爱就是这样的爱。关于母爱,书里有一句说得特别好,“母爱,是无条件的。”我要牢记,以后要守住边界,切莫被尘世蒙蔽双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