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的课堂,学生缺少的是什么?他们缺少的恰恰是自己的声音。
2、在课堂上,学生在发言前大多都是再猜测老师的目的,想想自己的发言会得到什么,很多时候,他们为猜透了老师的心思而欣喜若狂。
3、人,是在困难中成长起来的。
4、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思考的真相就是最好的回答。
5、课堂上,我们要为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喝彩。
确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回答问题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自己去年教一年级,今年教六年级,对比尤为明显,感受尤为深刻。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烂漫,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在课堂上如果你的问题唤醒了他的思维,那么他是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且为自己能回答问题而感到高兴;而高年级的学生呢?对待一个问题左思右想,即使知道答案也会想:我说的对不对呢?如果不对,别的同学会不会笑话“我”?别人都没举手,“我”也不要那么积极了吧……有的学生在老师三番五次的提问下,可能出于“同情”老师,就举起了手……他们在回答之前可能想了很多,也权衡了利弊……不过反过来想想,是不是老师的课堂也存在些许的问题呢?课堂有没有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面对学生的回答,是深思熟虑,觉得他的回答有道理,还是根据教参来评判对错?这是需要思考的。
希望我们能在课堂上多静下心来,倾听学生内心真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