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苏州,是带着一种延续的心情去的。我的挚友们在各地学习生活,本人思念难耐(实为贪玩),想去各地串串门,澳门、长沙已经走了一趟,接下来就剩下苏州和美国。囊中羞涩,去美国需要更长久的准备,于是苏州成了下一站。
出来旅游,可以说是天性使然。我是无法在一个地方久待的人,在家、在宿舍待一整天,就觉得自己浑身散发出腐烂的味道,再不离开,就要变成一摊与土地共存活的物体了。其实也是在寻求一种心灵的释放,去逃离现实,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好好喘口气。
想要到达苏州,实在阻碍重重。恰逢清明,平日里充足供应的高铁票竟一张不剩,大巴票也竟然售完。我窘迫地在上海虹桥待了好几小时,千辛万苦才与人一起拼车到达苏州。司机把我撇在距苏州火车站还有2公里的地方,这个13°C的湿冷城市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透心凉。好不容易,终于和立八会合了。
去了立八的学校。这开放式的校园特别吸引我,学校与社会之间没有边界感,学生们的活动范围是学校,也可以说不是学校。想起自己在一个要打卡、刷脸进出的校园生活,相比之下,学校的气度就这么产生了差异。这个学校的设计也赏心悦目,校区并不算大,但是既不拥挤也不过分空旷,走下来十分流畅。而且这个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空间极多且舒适,反观某校总是让我缺氧的图书馆、装修好没多久就让学生进去吸甲醛的教室、破旧的宿舍、各种荒谬的门禁,啊,无话可说。
一个学校愿意为学生社团提供固定的,舒适的场所,并让它们有自由展示的空间与机会,这让我十分羡慕。对我个人来说,完完全全专注于学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科技为我们省去了非常非常多的时间,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是生活还是只剩学习,那我可能会过得极其痛苦。社团在我看来,就是学生在课余时间的一个去处,在这里,可能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人。而在某校,社团发展非常落后,即使有激情做,也要面对重重审核;办活动处处受限,经费很难拿到,很多时候沦为tuanwei的搬砖工,被老师莫名其妙地指使;或者本身策划能力就不强,为了维持这个社团的运转而办活动……在西交利物浦看到这么多不曾拥有过的东西,实在百感交集。
人生第一次吃外婆家,体验总体还行。
在外婆家,我吃到了这辈子吃过的最袖珍且最不流心的流心芝士挞,当时看到跟一块大洋那么大的蛋挞端上来的时候,我差点没忍住笑喷。里面的芝士完全是固体,可能店家希望我用我的热情把它融化吧。
烧烤双拼是烤鳗鱼和烤羊排,鳗鱼烤得非常干,嚼得腮帮子疼,烤羊排很嫩,但是调味不够,膻味有点明显。
这样的搭配我还蛮喜欢的,野笋非常新鲜香嫩,平时总觉得笋有一股怪味,在这里完全没有,只有鲜味和爽脆。
茶香鸡给我最大的惊喜就是它的皮,非常香脆且油脂不多,不过茶香我倒是没太吃出来。
相比于外婆家,我更喜欢新梅华,味道更容易让人记住,服务态度好,且菜码大。听立八说平安夜的时候送了每桌一只烤鸭,让我对它好感大增。
这是我在苏州吃到的最让人匪夷所思的菜,油条+炸虾球+罐头菠萝+沙拉酱。厨师的脑洞实在是异于常人,油条粘着沙拉酱,吃起来有些腻,好险有菠萝中和一下。虾的话,有点不够新鲜。这道菜让我想起一茶一坐美味的凤梨虾球,可惜在正佳的分店已经没了。
这道菜,好吃!来江浙不吃蟹粉豆腐总觉得少了什么,这家的蟹粉豆腐跟在广东吃过的完全不一样,有碎蟹肉撒在上面,味道也偏咸,但是非常下饭,有种吃蟹的代理满足感,荠菜山药卷也让人惊喜,新鲜的荠菜混在山药蓉里面,被卷在春卷皮里面炸得酥脆可口,外脆里糯,美味极了。
肉的盛宴!端上来的时候就像一块巨型牛排一样,牛肉切得四四方方,整齐地摆在这块扇骨上,牛肉味道还是很好的,有两种蘸料,一种是加了很多油的蒜泥,另一种是黑椒汁,蒜泥蒜味很淡,没有达到去腻的效果,黑椒汁不过不失。这道菜油脂有点多,吃到后面的负担感比较大,可能是前两个菜都稍微有点油腻吧。
苏州人的口味在我看来,很神奇的。我虽然非常喜欢虾蟹这些海鲜河鲜,但是苏州人似乎更热衷于探索它们的各种奇奇怪怪的部位,而不是肉本身。在南京大排档点的虾籽拌面,那股腥味让我差点一口吐出来。新梅华的蟹黄豆腐就好很多,腥味淡而且咸味重(我觉得腥味重的东西要不就让它变得巨咸,要不就加大量的姜或香料,否则简直难以下咽)。
当然苏州不是每个角落都有小桥流水,悬挂的衣物,洗衣的老人。但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建筑与河流的颜色融合,河边的墙上是成片的爬山虎,还有雪白的花朵在岸边盛放。浮躁的我,什么时候能真正地享受安静的生活呢。可现在,我连自己想要什么都还不清楚呢……
苏州给我一种非常中庸的感觉。这里很生活化,交通不算方便也不算糟糕,食物不算好吃也不算难吃,开滴滴的司机们既不是很积极也不是很懒惰,开车路上碰到傻逼会生气但又不会特别生气,经济发达的城区又给人一种郊区的感觉,是一个很模糊的城市,和它烟雨迷蒙的模样非常相配。
苏州有非常多很美的植物,虽然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但是和这个城市的气质起来搭配就很好,有光泽但不会太艳俗。
湖让人平静,它不是湍急的河流,也不是势要卷走一切的海洋,它就待在那里,挺好的。
整个苏州之旅极其随意散漫,完全就是累了就停,人多就赶紧离开。因为我去旅游不是为了某个城市,只是为了一些人,为了自己。所以我看到美丽的景色会非常愉悦,甚至感到惊喜,因为在为这次旅程做准备的时候,这些完全不在我的考虑范围。
跟立八去看了夜场的头号玩家,它点亮了整个苏州之旅。可能有人觉得在陌生城市做平时都能做的事情很奇怪,但是,看同样的电影,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影院,不同的气温,戴着不同的3D眼镜,和不同的人一起看,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以前我总觉得环境塑造了人,但其实现在我知道那是不对的。南校再美,没有知己在身边,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都是碍眼的。酒店再破,身体再累,有那么一两个让你安心的人在身边,受潮的被子都能让人舒服地睡着。所以就算苏州之行出了如此多的岔子:上海到苏州的波折、下雨、低温、大量的游客……我还是很享受。
生活就像棋盘,我们就是棋子。可是僵硬的棋子也有想要摔落棋盘的一天,哪怕只能滚动那么一点点距离也好,哪怕总会停下来也好,也想看看棋盘外的世界,也想感受不被拿捏在他人手中的,那种自由的感觉啊。所以逃离本身已经很让人幸福了。
有些事物既然是短暂的,那就不如先抓紧呗。